见到此人,高览眼眸一挑,眼中的这个年轻人,也是袁绍的亲戚。此人名叫高柔,是高干的堂弟,不过此人和高干不一样。高干一直跟在袁绍的身边,行事略显轻佻,举止带着纨绔子弟的风格。
高柔不一样,袁绍担任渤海郡太守后,高柔才来到渤海郡投奔袁绍。虽然高柔年纪轻轻,却执掌袁绍组建的大戟士,军中无人不服。
大戟士出现,高览大受振奋。
历史上,高柔的名声并不显赫,但却是少有的常青树。
高柔和高干一开始效忠袁绍,在曹操击败袁绍后,高柔和高干一起归顺了曹操,被任命为菅县的县长。
不久后,高柔被提拔为丞相仓曹属,跟在曹操的身边做事。
替曹氏效力二十年,高柔官至九卿,升任廷尉。
任廷尉二十三年,高柔升任太常。
七十二岁时,高柔出任司空,成为三公之一。纵观高柔替曹魏效力期间,少有挫折,都在稳步的上升,一步步通往仕途的巅峰。
司马懿掌权时期,高柔又一力支持司马懿,数年后荣升太尉,进爵安国侯。
如今的高柔,官职低微,但行事手段却老辣无比,做事滴水不漏,深得袁绍的信任。高柔率领大戟士先一步抵达军营,翻身下马,抱拳道:“高柔,见过高将军、文将军。”
高览和文丑微笑着回礼,静立一旁,等候袁绍的坐骑抵达军营。
袁绍带人抵达,率军入营,并升帐议事。中军大帐,袁绍高坐在上方,在营帐中,许攸、牵招、高览、文丑、吕旷、吕翔、高柔、吕威璜等文武众将,全部齐聚。
袁绍的目光落在高览身上,问道:“高览,近期的战事如何?”
高览神色平静,不卑不亢的回答道:“回禀主公,王磊率军抵达东武城县后,一直按兵不动,还没有发起攻击。”
“很好,看来,王磊是在等着本太守。”袁绍眼神锐利,显得很自信,之前曾有的彷徨全都消失。他目光扫过在场的人,语气激昂,大声道:“此战,将决定冀州的未来。为了袁氏的荣耀,更为了诸位的前程,本官恳请诸位全力以赴,击杀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