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手准备就是如战局不利,则农民军再入河南、湖广,因为陕西的粮食补给太困难了,连抢都抢不到多少了。所以老回回马守应作为先锋进入了河南。
老回回马守应最早是与高迎祥、罗汝才等人以边兵身份共同揭起造反旗帜的。而在这支造反的边军中,不仅有汉族,也有回族、蒙古族的成员,所以高迎祥、马守应的这支队伍,就是由所谓“夷汉降丁”组成的“坚甲铁骑,兵有纪律”的汉、回等各族联合的流民武装。
所以马守应在农民军中的资格很老、地位也很高,而且属下的老营人马也是战斗力很强。另外,马守应本人也在农民军中以足智多谋、能征善战著称。因此,当马守应部一进入河南,先入河南的各家农民军首领立刻奉其为首。
于是马守应立刻得知了自己前方多出了汝州军这么一支明军。这让马守应是大吃一惊。与那些小喽啰般的首领不同,马守应可是知道天下有哪几支明军堪称强军,带兵大将为何人,那些明军分布和活动在哪个区域的。
本来马守应进入河南,他也只要防备住玄默部与吴世恭的汝宁军,可是现在却突然凭空出现了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强军,这就平添了相当大的变数了。
马守应不禁要摇头了。上次农民军进入河南,突然出现了一支汝宁军;这次再入河南,又突然出现了一支汝州军,难道河南的官员都会仙术?他们都学会了撒豆成兵啊?当然马守应也不知道,直到现在,连崇祯皇帝和朝中大臣都不知道自家突然冒出来了汝州军呢。
而且最讨厌的是,这支汝州军的作战作风相当让农民军头疼。对于农民军来说,只要明军龟缩在城池周围,就算其有十万人马都无大碍,但是这支汝宁军却是喜欢主动进攻的。君不见,以前曹文诏几千人马的主动进攻,就可以杀的几万农民军丢盔弃甲的啊?
但马守应又询问了整个作战过程,也把汝州军的特点摸了一个八九不离十。他就敏锐地发现,汝州军只能够用两个字来形容——稚嫩。
战术稚嫩,指挥稚嫩,就是作战十分勇猛,而士气却高昂的不像话。这样的一支军队,如果再获得几次大胜的话,就可能完全整合起来,确实变成一支强军了。
更需要考虑的是,因为汝州军是相当稚嫩,那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啦,万一在农民军与其他明军作战最关键的时候,这样一支富有进攻性的明军突然出现,很有可能会乱拳打死老师傅的。
所以现在趁着这个机会,快些把这支强军种子扼杀在摇篮里吧,这也对将来农民军的行动也有着很大的好处的。
马守应先指挥汝州军身后的那几股农民军靠近并纠缠住汝州军,接着大派侦骑探查四周的明军动向,先确定了汝州军是一支孤军。
接着,马守应集合了各营精锐四千多骑先行,自己亲率三万八千多步兵,快速地向着汝州军的方向靠近。
而汝州军发觉身后的农民军靠近以后,也立刻停下脚步,做了一次坚决的反冲锋。再次获得大胜,斩首千余,俘获千五,充分显示出自己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可就这么一耽搁,在八月十三日黄昏,马守信部的先锋骑兵赶到了。
双方见面以后,二话不说就开打。根本不做试探,农民军的骑兵一列好阵式,就立刻发起了总攻,希望在落日之前把面前的这支明军完全击垮。
而汝州军的兵丁这时候对余子琏的崇拜也到达到了极点。所以在余子琏的鼓动下,他们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以步战骑竟然挡住了农民军骑兵的总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