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页

“再说袁绍,袁本初之叔袁隗尚在朝堂为太傅,主公只需以陛下名义,修书一封,举袁绍为我朝大司马,袁绍必会欣然接受,如此袁绍之难亦解决。”

“最后甄尧、孙坚两人,某听闻甄尧有一妹,长的如花似玉,且才思敏捷。如此奇女子怎能让她孤守空阁,主公如能将其纳入府内,便是与甄尧结为亲家。甄家近两年虽有发展,却离当年昌盛豪族还差了不少,能与主公攀上关系,甄家便能再进一步,何乐而不为?”

“孙坚乃江东猛虎,作战时凶猛主公心中早有定论。某知其长子勇武不下孙坚,乃当世少有的俊杰,主公如今长女、二女皆已出嫁,小女还在府中住着,何不与他孙坚也结为亲家?”

“与甄尧、孙坚两家结亲,主公自是不用忧虑此二者。待袁绍、甄尧、孙坚撤出联军,曹操毫无作为之时,那城外便是再有一倍的诸侯,也撼动不了主公的地位。”

这一番话同样说的董卓心花怒放,特别是听到甄尧有个漂亮小妹后更是两眼放光,当即开口道:“好,此时就由你亲自去办,若能将甄尧之妹抓,不,请入洛阳,官位、钱财,都少不了你的,知道吗?”

李肃听到董卓要给他加官了,当即拜倒在地,开口道:“主公放心,肃定不负重托,将此事办妥。”

两人说着,一旁的李儒自然也全都听见了,在他想来李肃的想法太荒诞了,根本没有一点可行性。可他却没办法在此刻向董卓进言。

因为他之前所谋划的计策不但使董卓失了城池,还折损了兵马。此刻没被性情暴戾的董卓泄愤杀了便是看在翁婿的份上,也就只能在一旁听着,此时他不论说什么,李儒十分清楚,董卓是不会再听了。

“唉。”低叹一声,在众人都散去之后,李儒面色无奈的摇头走出了厅房。到现在为止,他李儒还有不少计策没用,可碰上这样一位喜怒无常的主公,他便是再有才华也没法全力施展出来啊,望向天边暖阳,李儒的心却是冰凉彻骨。

且不提李肃为了自己的升官梦而开始在城中准备,汜水关下却是越来越热闹了。自从甄尧到了以后,第二日曹操、张邈刘岱等人也到了,第三日就更多了,孙坚、袁术不用多提,便是幽州的刘备、公孙瓒都领兵前来会盟。至此,城外已经聚集了十八路诸侯。

这么多人都在,袁绍却靠着自己的手腕与袁家的名声牢牢的坐在首座上,和几日前大帐熙熙攘攘不过五六人相比,现在帐内可是热闹多了,袁绍心头一热,举杯说道:“今日会盟,我等别无他求,只望能够击破眼前汜水关,入洛阳擒杀董卓,匡扶大汉!”

不甘寂寞的曹操同样举杯说道:“本初所言甚是,诸君共饮!”两人先后邀杯,其余十六人就算想和难得一聚的好友说话也是不行,共同举起三角樽,将酒樽中的佳酿一口闷下。

甄尧看着周围十几人开怀畅饮的场面,心中暗叹不已:“不知这等欢畅的场面,又能维持几时?来到关下始终是以攻城为先,战事未打便先行摆宴,袁绍啊袁绍,你是怎么想的呢?”

就在各路诸侯以新来汜水关前,兵马疲惫尚需歇息的理由赖在城内数日不出时,甄尧等人却是首先迎来了天子使臣,当然,现在谁都明白,这天子使臣实际上就算董卓的使臣,奈何挂着天子名头,各路讨董的诸侯却奈何他不得。

这位使臣并非他人,正是为董卓献策平定甄尧等四路诸侯的李肃。李肃倒也不是蠢货,他可不会在众人眼前和袁绍等人说话。以天子密令的名义将众人支开,与袁绍独处大帐后,开口道:“袁绍,接旨吧。”

袁绍双眼直盯李肃,见他真的要拉开一道圣旨,当即冷笑道:“董贼又有何话要说?明白点告诉我就是了,何必来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