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未见过甄尧,但蔡琰却是早就在心底给甄尧作了个模糊的定义,此子虽是年少,但却是在马背上取功名的。可能弓马娴熟,精通武略,但蔡琰从没想过这样一位武功卓着的少年,在文笔上也有出色的表现。
蔡琰拿着手中书帛,转身看向甄尧,开口问道:“甄公子,这字是公子所写?”
“啊?什么?”甄尧此刻正在观赏庭院,却是没听清蔡琰在说什么,回过神开口问道。
曹操在旁开口说道:“咳咳,甄兄,还不将你‘甄体’楷书相告于昭姬侄女?”
“‘甄体’?”甄尧哭笑不得,曹操这帽子真会乱扣,连忙摆手道:“尧平日虽勤于习字,但绝不敢说什么‘甄体’,孟德之言谬矣。”摆手之时突然发觉自己似乎很不自觉的将摆放在琴弦边的竹笛拿了起来,说完之后不由得呆立当场。
没经过别人同意就乱动东西可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甄尧在看到这根竹笛时却是另有所想,下意识的将其拿捏在手中,此时才发觉自己似乎又做了惹人讨厌的事情。
见甄尧拿起自己摆放在琴具旁的竹笛,蔡琰却是开口问道:“甄公子也懂音律?”
甄尧听罢低头看了看手中竹笛,轻叹道:“音律?略懂一二吧。”
“哦?”听到甄尧肯定的回答,蔡琰心中越发觉得不可思议,吐气笑道:“不知小女子今日可有耳福,能得兄吹奏一曲?”蔡琰倒是卖乖了,之前不是称呼甄尧为太守便是公子,现在想听人吹笛,就开口叫兄长了。
此刻不但蔡琰好奇,就是蔡邕和曹操也颇为期待,之前甄尧露出一手好字,谁说他不能精通音律呢?美人相请,甄尧便是再不解风情也不会拒绝了,将手中竹笛放在口边,低吟起来。
甄尧所吹奏的并非秦汉谱曲,但古风却是不假。来到汉末他可是忙得很,那有时间学吹笛,这吹笛的本事却是前世就会的。
而此刻他吹奏之曲更是前世最熟悉的曲子,熟悉不是因为它出名,而是身边有人爱吹、爱听。虽然自己来到汉末,但长久吹奏此曲早已成习惯,习惯养成想要忘却,却是不容易的。
甄尧嘴角蠕动,似乎已经沉浸其中,同时也忆起前世的点点滴滴。而三位听者却是感受不同。曹操是感叹甄尧此人当真复杂之极,曹操自己所写诗赋大多都是写实,其中却是少了温雅与柔情。但甄尧不同,同为马上取功名的,曹操很难想象像甄尧这样沙场冷血的人,会有如此柔情的一面。
蔡邕老头却是越看甄尧越觉得满意,甄尧的能力自不用说,年纪双十不到已经成为一郡太守,整个大汉能比与他比肩的不多了。学识与人品,从方才那短短八十字中,与文字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蔡邕如何看不出,甄尧这两方面同样是优于常人。
而眼下所听笛曲,却让蔡邕更为欢喜,似甄尧这等欲成大事者,居然还能有如此深邃的柔情,相比对待身边人是极好的。一面聆听笛曲,蔡老头的双眼却是来回扫视蔡琰与甄尧两人。
随着曲调的婉转,蔡琰心中却是皱眉:“此曲分明是女子所吹奏,为何甄公子吹出自己一点也不觉得别扭?反而更有难以言喻的惆怅?真的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