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主公,贺喜主公,张将军此番大胜,汉中敌兵已无力再胁迫成都。”稀奇的是,在太守府内,第一个出言恭贺的居然会是张松。
张松如此说,倒是让不少人摸不清头绪,按理说张松是力主求援的,现在单凭张任自己就稳稳守住广汉,张松的献策已经毫无用处,这时候他应该最不开心才是。黄权、王累心底默默思索着,难道自己之前想错了?张松真的是一心为主?
黄权等人的心思刘璋猜不着,但他现在有足够多的理由去欢庆,张任大胜,张绣再也威胁不了自己的地位,他这益州牧的位置算是保住了。当即满意笑道:“永年说的在理,张任不愧为璋之臂膀,不负我众望,当有重赏。”
“主公,如今广汉战事尚未了结,封赏一事不如等张将军回来再议。”见刘璋一副‘好了伤疤忘了疼’的模样,黄权不得不出列道:“有探马来报,汉中张鲁已经战败,甄尧麾下大将正领兵向蜀中赶来。主公,此事不得不防。”
刘璋刚有点笑意,就被黄权一泼冷水淋的稀里哗啦,顿时皱眉问道:“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主公,以松之间,可好言将其劝退,我等益州不收回汉中便是了。”张松今日似乎一反常态,不再支持毋极兵马,很是忠心的开口:“当日请求援救,便是担心张鲁再增兵马。如今张绣吃了一场大败,锐气耗损,几无进取之心,接下来的战事便不用长安兵马操心了。”
“如此,可行否?”若真的能够好言劝退甄尧麾下将士,刘璋自然是巴不得如此,至于汉中,反正那时他老子送出去的,是张鲁占着还是甄尧霸着,他并不是很在意。
这时候问可不可行,为时已晚,就算不可行,难道还有其他的办法让徐晃、张飞乖乖退兵?心底苦笑,王累、黄权算是默认了张松的提议,虽然两人都知道,这提议的可行性几乎为零。
王累等人倒不是没想过与张绣结盟,然后合力抵挡甄家众将,这个念头在脑中仅仅泛起一丝波澜就被无情的压下。两只一日前还在以死相拼的兵马,要立刻结盟,这当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王累相信,要选族与蜀中结盟,张绣更愿意作壁上观,等甄家兵马与蜀中兵马拼个你死我活,再出来收拾残局。既如此,多说什么都是无用,不如回去写一封私信送往广汉,让张任小心提防张绣,与他身后的甄家兵马。
本来这种外交上的事,一般都是张松去做,不过这一次张松却主动举荐他人:“主公,松荐李严李正方为使,正方少有才干,亦精通辨术,前去劝说甄家众将撤兵再好不过。”
李严,也就是历史上的蜀汉刘备的托孤重臣,不过现在的他,显然还是一只小菜鸟。就在半年前,他只不过是一名蜀中府吏,即便现在有资格踏足刘璋的议事厅,也是没有任何发言权的。是以听到张松举荐自己,李严的表情满是错愕。
厅堂内年长者不在少数,而智谋之士亦不缺,但张松谁都不举荐,偏偏提了李严这个名字,倒是令在场众人,包括刘璋都有些新奇。
刘璋对李严并不熟悉,因为李严以前并不受他的关注,只是在下属郡城内做出了实事,被张松、董和两人共同保举,才得以升入成都府。
是以初听此名,刘璋很是不给小李严面子,疑惑的看了看下首,似乎想要从中找出对的上号的人,但扫了众人一眼,却是毫无印象,只得开口:“正方何在?”
“严,参见主公。”李严升任成都府,一直是跟着董和做事,董和在刘璋手下地位不差,但他却只能站在最末尾。听见主公传唤,连忙上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