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徐盖这次北上主要还是去探路,也是要亲眼看看凌云这位猛虎盟代盟主,到底能不能真正掌控猛虎盟,能掌握得了几分。看准了,他才能放心的做全盘的安排。如果凌云真能完全或者大概掌握猛虎盟,那他就要考虑把走私生意做大,甚至要把地下军械生意直接迁到北地。到时把工坊直接建在北地,从塞外收来皮、角、筋、矿石,再从南边运来铁,直接就在边境上制作军械,然后转手就给走私运到塞外去卖。这样一来,最大程度上省去了材料南下和军械成品北上途中的运输过程中的麻烦险患。

“几位哥哥若真有这个打算,那自然是好的。到时无论如何,小弟也会全力照料的。”凌云笑着说道,对于这个提议他是很感兴趣的。几家势力北上,他们肯定首选自己合作,自己能帮他们,他们的势力自然也能为自己所用,这是互相互利的。

苏邕在一边笑着和凌云道:“我跟老程还有老罗老徐都商量好了,既然我们几个的小子拜了九哥做义父,我们打算以后就让他们跟在九哥身边了。这一路上,小兔崽子们就丢给九哥了,等从北边回来时,也留在那边。九哥是有本事的,允文能武,今天才知道,原来九哥不但武艺高超,而且竟然还是龙门王大贤河汾门下,那几个小子就丢给九哥管教了。”

他们都知道凌云从代海寺带回来一位师兄,巨鹿魏氏子弟。巨鹿魏氏和荥阳郑氏一样,虽然与单徐等家一样都是一地豪强,但他们更有名的是以经学传家,是书香世家,士族。单徐苏程几家虽然也是一地豪强,可却没有这种士族底蕴。而河东的王通,那是这个时代最有名望的几位大师之一,能成为他的门下弟子,可是相当不得了的。不管能不能学到什么,光是王通的弟子身份,就是一个巨大的脉资源。看看王通的那些弟子,几乎都是士族子弟。他们的孩子还小,就算长大些,也不一定能拜入王氏门下。倒不如干脆让他们跟着凌云身边,学武习文,将来也能算是王氏一脉弟子了。

“若你们真舍得他们这么小就离开身边到我这来吃苦的话,我没意见。不过事先说好,跟着我,可能会很苦。我会要求很严格,苦他们娇惯,我不会理会。”凌云认真的道。

徐世绩顿了顿,最后还是一咬牙,“孩子交给你,不管怎么教,自然由你说了算!”

看着几个家伙那一脸卖儿子的样,凌云心中不由的暗骂了声不要脸的老狐狸,几个孩子交给自己,就是随便自己管教。可自己真的能像放羊似的散养着?几个孩子都是几家的未来家主,自己若是不能教育好,又岂能有脸面对这几位结义兄弟。哎,这几个家伙是算好了自己到时只能卖力帮他们用心的教育儿子,他们只管坐收其成,摆明要当撒手老爹啊。哎,这些爹啊!

第083章 圣人

朗朗书声在船上响起传出许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尉迟恭、程咬金、徐世绩、罗士信、苏定方几个都穿了一套白色的新制儒衫,头载儒巾,正襟危坐,手捧着一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摇头晃脑的努力诵读记忆。五个人年纪不一,小的才四岁,大的已经十三,不过都一样的从三字经开始学起。他们原本都启蒙入过学,但现在到了凌云门下,凌云要求他们一起从三字经学起。三字经是南宋人所著,这是本启蒙的好书,古人曾经说过“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徐盖等把孩子扔给凌云教,凌云也便用了许多心思。三字经便是他教授的第一本书。不过三字经中有从三皇到宋的历史部份,比如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这样的内容透露天机,凌云便做了删改。整理了删改版的三字经后,他便将手稿交给魏征,请他抄写,给孩子们做书本。魏征在王通门下时,主学的就是书。王通讲课,虽然门人众多,皆号称河汾门下,不过却只有少量的弟子得到他的真传,且这几个人还都是只各得一传。魏征、房玄龄、杜淹三人,据说就是得了王通授与书。书是书法,魏征的字写的很好。凌云的铁门限家法也不错,不过让魏征来写课本,不过是他想让魏征了解三字经,然后帮忙一起授课罢了。

魏征对于三字经确实很惊讶,甚至有些震惊。此时的儿童启蒙之书,大致是学千字文。千字文是南朝时整理王右军书法而成,但三字经,明显比千字文更适合启蒙。当知道这三字经是由凌云所编写时,魏征对于自己决定随他北上的决定终于越加稳固,想想先前那首书生万户侯,再看这三字经,他不得不佩服,凌云这位师弟确实能文允武。不用凌云多说,魏征就把抄写三字经课本的活包了。魏征抄录后,凌云让青莲和木兰两个帮忙,把书裁剪成页,然后用线缝起来,成为了这时代第一本线装书,比起那种折叠起来一拉老长的折册和如画卷一般的卷轴装订法,线装书这种新装订法,明显使得阅读更加方便,简洁。这又一次,把魏征给震了。不过凌云面对他那震惊与钦佩的崇拜眼神,却只是微微一笑,他其实不过是为了迁就自己的阅读习惯罢了。

每个学生发了一本三字文,几个孩子为新发的儒衫方巾、墨香新书还来及高兴,马上就领会到了凌云的严格。开始上课,凌云就只有一个字要求,背。他也不管几个孩子读书多少,学过什么,反正只要求他们背三字经,每天背熟十句,背不出就得挨板子。

照例的诵读时间过后,凌云也喝完了早茶,他清了清嗓子,让几个孩子停下来。

“好了,诵读时间到了,今天的背诵时间到了。”凌云手中拿着把削的十分漂亮的戒尺,一下下的拍着手掌心,笑的很灿烂。这让他想起当初自己读小学的时候,那时语文老师也有一把竹尺,他记忆中可没少吃竹笋炒肉。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坠……王纲……”程咬金做为老大,第一个上来背诵,结果今天的十句任务才到第二句,就已经结结巴巴背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