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李密组织了一下思路,然后道:“臣有一个不甚成熟的想法,首先大张旗鼓,做出要正面决战,合围进攻的态势,然后派出细作,把如今战场局势传播到库合真营内,另外再造些谣言传播,如河东军已经北上,云内大战,都蓝大败,全军退走长城外。李靖将军率部再败达曼,达曼身死,再比如李渊将军等率河北军兵出太行飞狐,蔚州大战,蔚州突厥兵大败而逃。总之,就得让库合真营地陷入恐慌之中。”

“然后呢?”易风越来越有兴趣了。

“然后,派人出使突厥营地,劝降。”李密看了眼上司刘文静,继续道,“就如刘主簿所说,咱们现在劝降,局势不同当日,突厥人未必就不肯谈。当然,臣以为劝降也得分主次,明着我们向所有突厥人劝降,但我以为,不如暗中接触库合真下面的突厥首领,最好是身份尊贵出身于王族或者是部族大首领之人,向他们许以诺大好处,种种利益,把他们招降,约为内应。然后,可以里应外合,发起突袭,速战速决,一举拿下敌人。”

“非常不错的计划。”易风拍着手掌赞许道。李密的计划看似跟刘文静的差不多,但却又有很大不同,尤其是这把招降所有库合真部,改为招降其中一部份,无疑难度大大降低。而与此同时,如果能招降到其中一些重要人物,那么后面的里应外合计划就有了基础,可以说,李密真正的计划还是里应外合的突袭,最终目的还是他说的速战速决的同时,又尽量避免自身的损伤。

连封德彝听了之后,也不得不在心里承认,李密的计划确实比自己那个围困的计划要好的多。看到太孙对李密的大加称赞,让他心里很是有些不是滋味。他眯着眼睛,仔细的思考着,片刻后,眼露喜色。

“殿下,法主所言极好,不过臣也有一个补充之言。”

易风对于部下之间的这种竞争看的很清楚,不过他没有制止的意思。只要竞争是在控制的范围之内的,那么竞争就是有利的,做为主上,他要做的就是控制和引导这些竞争,不要让他们变成了不可控的恶性竞争就好,而不是一味的要打压竞争。“哦,德彝有何要补充的?”

“臣以为光是靠谣言传播,只怕未必能达到期望中的效果,未必能让突厥将领们承受极大压力。我有一策献上,效果可胜谣言十倍,定能极大动摇突厥将士的军心士气。既然可以派人往突厥军中传散谣言,不如直接派人在突厥军中的取水之上游处下毒。”

这个计策一出,可真是有些让人惊讶了。

毒,狠!

不过回过头细想,这也确实是个不错的计划。历来战争中,水源中下毒,是很常见的例子,这属于投资少收获多的一种奇兵之术,非常规战术。汉朝与匈奴之战时,匈奴人就曾经故意用死牛死马扔进河流之中,制作瘟疫,名将霍去病传说就是在战争中染了瘟疫后死的。此外各种直接下毒的例子也有很多,甚至有的围城之战中,攻城军直接把那些腐烂的尸体用抛石车抛进城去,同样也是为了制造瘟疫。

现在库合真被围,建营固守,他们每天都缺不了少,而水源一般情况下都直接来自于河流之中,直接在上游下毒,确实方便简单。正常情况下,河中下毒比较难,因为对方可能不断行军移动,二来下毒可能因此毒到附近的居民百姓,尤其对于土本作战的守军来说。

“突厥人也许会有查验水源。”

“我们晚上放毒,就算毒不到人,可也能毒到马吧。我就不相信,突厥人每桶水都要仔细的查验,连饮马水都要查验。就算最后只毒到马,可没有了马的突厥人,还有何可怕的。再说了,就算他们真的查验到了,可也能让突厥军心不安吧。到时他们怎么办,在营中打井?两万骑兵,几万匹马,每天都从井中取水喝?那咱们难道就不能往井中下毒?突厥人只怕防不胜防,直接崩溃吧。那个时候,要招降他们,只怕要轻松许多了吧。”封德彝极是得意的道。

毒,真毒。易风在心里给封德彝下了一个评论,一般人恐怕都想不到这方面去,而如封德彝这样想的如此透彻的恐怕就更加的少有了。不过毒归毒,但也确实相当有可行性。战争有时候,本就是这样的残酷无情,对敌人的仁慈,可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在这样的时代,连优待俘虏都没有,能杀死敌人的办法就是好办法,可不存在什么违背人道主义之类的,易风就算是后世来人,可要遵守的却是这个时代的战争规则。要么敌人死,要么自己人死,该如何选择,他还是看的很透彻的。

厅中,连李纲、薛道衡、王通、包恺、刘炫等一众大儒都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封伦的计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