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页

易风对他点头,李密小心翼翼的打量了四周,“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殿下如今手握二十万精兵强将,又掌握着最新的消息,如果我们现在急行南下,必可赶在高颎得到京中消息之前到达大同。”

“法主,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殿下,臣有上中下三策,可供殿下参考。”

“上策是什么?”

“上策当然是先发制人,殿下,我们要立即行动。趁现在太子还在太原,高颎贺若弼等还不知道京中消息。”李密望着易风,目光中闪过殷切狂热,压低着声音,急切的悄声说,“我们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到朔州,控制高颎和贺若弼夺了中路军的兵权,然后我们南下太原,再控制太子。再携太子南下,把在晋州的晋王也给控制在手,到时殿下手握着五十万大军,挟太子和晋王之名,兵临京师城下,铲除杨秀逆贼,然后拥太子继位。到时虽然太子即位,可整个京师却掌控在殿下手中。那时殿下挟天子以令天下,待局势稳固之后,再让皇帝禅位于殿下,一切水到渠成也。”

第480章 三王称帝

“计划不错。”易风先是赞扬了一句,但却又摇头,“可是我不认为我们能做到。”李密的这个计划是建立在能夺取高颎、贺若弼的军权前提上的,而高颎和贺若弼手中现在有十五万大军,尤其是这两人可都不是简单人物,皆一时名帅名将,尤其是高颎,虽然一直都是宰相,是文官,可他带兵的次数可不少,每次都是统领大军,在调度统帅方面相当的厉害。想要把握有十五万大兵的高颎贺若弼拿下控制,很难。

李密却觉得自己的计划很有可实行性,“殿下以合围都蓝之名率军南下云内,到达后召高颎贺若弼来军中相见,到时乘机一举拿下,再夺其兵权控制其各部,完全可行。”

“不,你这计划也把高颎想的太简单了。最重要一点,我们就算行军再迅速,到达云内也还需三天,而三天后,你以为高颎还会不知道京中之变,那个时候,我们南下云内,高颎岂会不提防,又岂会轻易入我军中?”高颎做为执掌朝政近二十年的宰相,哪怕现在远离京师处于代北,虽然他没有易风的飞鸽传信,可也肯定有自己的消息来源,四五天的时间,就算代北距离京师数千里之遥,可仅是传递紧急军情,有这些时间也完全足够高颎收到京中的情报了。等高颎知道了京中的变故后,到时易风急匆匆的率军赶到云内去召高颎来军中议事,高颎会来?

计划是好的,可惜还有太多的漏洞,根本难以实现。而如果无法夺取高颎兵权,那么冒然南下,就不是明智之举。

越是此时,越需要谋定而后动。

李密后退一步,“殿下,若到时由太子掌控局势,那对殿下将极为不利。”

“可我们现在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那臣献上中策。”

“中策是什么?”

“静观其变。”李密为易风分析,“如今殿下拥有幽州十一州之地,还押三蕃羁么二十一州,拥兵不下二十万,这是一支极强的实力。就算殿下什么也不做,那也是不可小视的实力。当此之时,殿下可以以为变应万变,任由他们争夺,咱们只须坐山观虎斗就行。总的来说,太子一方更占有利位置,而晋王现在则处于劣势。不出意外,当太子与高颎率河北大军回京,杨秀根本阻挡不了。到时太子称帝,殿下手握着二十万重兵,新皇在真正稳固天下局势之前,他是不敢擅动殿下的。总之,不去管京师的风云变幻,殿下只须立足北疆,稳固自己的实力就好。甚至,咱们还可以趁太子南下之机,顺便把雁门关外的朔、蔚二州也能一起拿下掌控。若有机会的话,还可以看看能不能拿下太原。当殿下控制北方大局之外,就算新皇在京中坐稳皇位又如何,殿下到时依然是不可取代的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