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页

“放了吧。”易风感叹着道,“这大兴宫里,有些宫女甚至都四五十岁了,还有些更是五六十岁了,她们好多有些人还是北魏时入宫的宫女,有些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至隋四朝,一生都没有机会回到家乡,再见到亲人,老了后只能在掖庭宫中度过,很是悲惨。做为皇帝,我不能视而不见。我打算把这批人都放出宫去,有家人的,可以领一笔赏赐回乡,年轻的还可以嫁人生子。若是没有家人的,朝廷出面安置她们,年轻的,为她们挑选夫婿嫁人成家,若年纪大的,则安排到宫外京畿附近的庄园工坊里面做些轻松的活,由朝廷负责养老。正好我的北衙禁军有许多不错的小伙子,都还没有成亲结婚呢,这下正好给他们牵线搭桥,让我的禁卫与宫人们配对成家立业。”

“皇上仁爱,放宫人出宫这是极好的仁政。不过,一下子放走大量的宫人,宫内也怕人手不足。”

“这不用担心,过不久我们就迁都到洛阳去,以后西京只是做为陪都,偶尔过来,大兴宫也就不需要太多的宫人。至于洛阳那边,可以再招。我打算,以后宫中用人也要改革一下。以后向天下招募十四五岁的年轻秀女入宫,然后最多十年,二十四五岁时就放出宫外,让她们回乡嫁人成亲。在宫中这十年,她们为皇家服务,朝廷也支付给她们薪俸,另外还可以教育她们识字以及一些手艺技术等。总之,不能太亏待了她们,十年期满,就可以领一笔赏赐回乡,继续她们的生活,再不用一辈子的青春都虚耗在这深宫之中了。”

“那如果被宠幸,或者是升做女官的呢?”

易风没想到皇后想的那么远,似乎料定他会宠幸宫女一样,当下只好道,“如果那样,那么被宠幸的宫人肯定是要给于妃嫔名号的,至于女官,可以按她们意愿,愿意留下的,可以多留五到十年,但并不赞成超期宫中服役,她们也应当有自己的生活。”

“简放宫女是一项仁政,臣妾完全支持陛下。另外臣妾觉得,关于萧妃还是要多一句嘴,为避嫌,陛下不妨让萧妃出京。”

“好,都听你的。”易风也不想再为那莫须有的事情费心费神,眼不见心不烦。

“你如今为皇后,以后这宫中后宫事务,可就得交给你管起来了。这后宫第一件要务,就是简放宫女。皇后你带领宫中的女官们尽量把宫女们的情况摸清楚,统计出来,然后除了留下必须的,其余超过二十五岁的,就都放出宫去吧,简放遣散宫女的钱财花费,直接做出报告,交给我就好了,到时我让人把钱给你拔过去。总之,勿要好好安置这些宫人,她们其实也很可怜的。”

“臣妾明白,在这里代那些宫人们感谢陛下的仁爱恩慈。”李丽仪说着向易风屈身行了一礼。

第535章 清算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官员开始履新都必先做两三件于百姓有益之事。这三把火,有的官员是为立威,说白了就是给人下马威,建立自己的权威,往往也带着打击异已,趁机安插自己的人手。也有的官员新上任的三把火,则是为了表明决心,做出几件事以表现自己的才干和革除时弊的决心,也有过后依然又一切如旧的。

易风新君即位,整个朝野更都在观注着新君,想看看新君即位后做的头三件事情是什么,以好琢磨新君的态度。易风自己其实在登基之前,也在想着即位后的这三把火要如何烧。既要烧出声势、气势来,又得烧出效果来。不但得好看,还得有用。

这天,随侍在易风旁边的刘文静提醒易风,“陛下,尚书省已经将逆案的处置结果报上来了,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嗯。”易风沉吟了一下道,“高颎等人报上来的逆案已经定案,他们的意思是要用重典,对于参与叛逆的通通从重处置。对于杨秀、杨广二逆列入逆臣传中,同时嫡庶儿子皆诛杀明正典刑,妻妾发配少府,所有财产充公,奴仆籍没。对于其余从逆者,逆党首要之人皆与二逆王同罪论处,本人诛杀,子孙同罪处死,妻妾发配少府,奴仆田产家财一律籍没充公。另外其余牵连此案之中的,包括那些接受伪朝官职爵位,以及同族直系三代内者,皆要剥夺他们的官职爵位等……”

“陛下对这个审判结果不满意?”刘文静问,“臣觉得对于叛党确实需要用重刑,何况陛下也可以借此机会,清理一下朝廷。”

易风明白刘文静的意思,因为北周是继承西魏,而隋又受禅自北周,但总体来说,其实西魏、北周、隋三朝,其实都是由当初北魏六镇中的武川军镇的那一群武夫们所建立,武川集团与当初陇右的豪强们一起联合,最终建立了西魏,然后两次内部权利的争夺后,又替换为北周与隋。说到底,三个朝代更替,皇家换了三家人做,但其实底下依然是以关陇集团为核心的。不管是西魏还是北周还是隋,皇帝高高在上,但以武川军人与陇右豪强们组合成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势力却是庞大无比的。大到深深影响到了朝局,哪怕隋立国已十九年,可依然摆脱不了关陇集团,甚至越来越受到这个庞大势力的制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