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页

达头自汗庭撤离,三天后,李靖已经亲率着一万轻骑追了上来。半夜时分,李靖率轻骑突然杀入达头西撤的营地,四面喊杀声响起,突厥营地里一片混乱,看着隋朝的旗帜,许多梦中被惊醒的突厥牧民们惊恐万分,以为隋朝大军已经杀到,纷纷四散奔逃,达头见状,只得在少数亲卫的簇拥下向西逃去。

一夜大乱,李靖只凭着一万前锋轻骑,就把达头超过十万人的大营给突袭的崩溃。天亮之后,隋军后续部队赶到,继续向西追击。

七天之后,碎叶川碎叶城外,达头一行疲惫万分的赶到,达头望了眼碎叶城,心里松了口气,狼狈逃了这么多天,终于可以进城稍事休整补充了。

离城越奔越近,城门缓缓打开,达头的脸色突然大变。

只见城门打开,一支精骑直冲而出,疾驰而来,而在这支队伍的前面,是一面火红的隋字大旗,隋字旗后,是一面绣着斗大李字的帅旗。

李靖早就绕了近路,在这里埋伏等候达头半天了。

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弃族人而逃的达头最终还是在碎叶城下被李靖生擒活捉。随后,李靖调派兵马,分为多路,迅速扫荡达头的残余势力,肃清了突厥顽抗分子,然后代天子主持了对诸侯的封地划分。

西域第一场雪降下之时,李靖接到急报,波斯皇帝和罗马皇帝都派了军队向东进发,但走到一半,听说达头已经兵败被俘,隋军已经控制了西域,并进行了分封后,又撤了回去。

听完这个消息,李靖一阵长叹,“总算等来了这个好消息,西域终于可以安稳了,暂时都不会有什么麻烦了。我们也可以安心的班师回朝了,传令下去,班师,草原诸侯和各藩国各自撤兵返回自己的藩国、封地,押达头等草原反抗诸部首领们入京献俘。”

洛阳,虽进入冬季,可天气却晴暖极好,洛阳的鸽站里,一只白色信鸽飞落,早有鸽部人员赶上前去,捧起鸽子,认真的记录下鸽子脚环上的信息,然后取下鸽子脚上的信筒。信很快送到了李客师的手中,他只看了一眼就知道这是自关中发回的十万紧急的飞信,当下亲自揣好信,跳上马向洛阳宫中急驰。

第575章 装了逼还想走?

开元元年十二月底,李靖凯旋回朝,在洛阳举行盛大献俘仪式。

献俘仪式在洛阳紫微宫的正南门举行,正南门原称则天门,正式迁都洛阳之后,皇帝钦定为中华门,成为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这座恢弘的中华门,是由一座门楼、垛楼和东西阙楼以及相互之间的廓庑为一体的门字形巨大建筑群。中华门上有两重观,上写紫微观,左右连阙中间以廊庑相连,宛若空中楼阁,城门东西宽六十六丈,比后世的北京紫禁城午门更大,是天安门进深的将近三倍。其中阙高一百二十尺,这座恢弘的城楼差多相当于后世十几层的高楼,比北京天安门更高。中华门一侧三出阙,两侧共六阙,城楼上两重观,这是古代都城宫城正门的最高礼制,两重观、天子三出阙,一切都是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

中华门前,李靖亲自押送着达头可汗等大小共百余突厥贵族头领将军们,达头跪在囚车之中,被推到了皇帝面前。

易风望着达头,“我们终于见面了,早闻达头可汗大名,却一直无缘相见,不料如今却在如此场合之下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