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剩下的东淮王府和北离王府,武帝一时就不敢轻易下手了。之后几位皇子争夺储位,内政混乱,朝中紧接着又出了男主这个碍眼的家伙。削藩就更艰难了。

北离王府和东淮王府两家也知晓武帝的心思,虽然明面上没有撕破脸,私底下小动作不断。

其中原主崛起,青云直上,执掌朝政,也少不了这两家的暗中推波助澜。其中的北离王季寰,坐拥重兵,与原主兄弟相称。虽然没有真正结义,也算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而东淮王府更是新朝幕后的大金主。江南豪商背后,几乎都有东淮王府的影子,淑妃出身的沈家就是其中之一。淑妃的亲姑姑,还是东淮王庶弟的夫人。

当初淑妃和德妃一起入宫,便是原主与这两大王府的一个交易。

云舒翻看着地方商道的奏报,忍不住想着。

难怪武帝想要削番来着!

先看东淮王府,占据了东南商贸的大部分不说,还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海贸,包括对东洋和南洋的贸易船队,光是直属其名下的海贸船队就有十多支,上千艘船。像淑妃出身的沈家这种依附家族的船队就更多了。而且东淮王府还设有专门的海军舰队,来护卫这些海上贸易。

甚至根据东锦司送来的消息,海外来往的时候,有些南洋小国妄图占东淮王府的便宜,被他们派兵灭了好几个,扶持了自己的傀儡上台。整个国度,基本上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了。

这他妈的哪里是土皇帝,人家都要当洋皇帝了!

再看北离王府,一样的庞然大物。

因为长年驻守北疆,抵抗北狄的入侵,封地虽然不及东淮王府富庶,却军备精良。

北离王府长年驻扎在对抗北狄的前线,麾下兵马战力比起朝廷的毫不逊色。

如今北狄已经被男主给灭了国,疆土变成了中原的一部分。北疆七镇,北离王府的大本营,依然驻扎着近三十万的精锐,还坐拥北方十几个郡一半的税收,就不太合情理了。

以乱臣贼子的身份,自然是压制前梁皇庭的势力越多越好,自己才能趁虚而入。但如今坐在这皇位上,才发现这两个王府,实在是太碍眼了。

一时间云舒只觉得,削番这事儿……武帝真是太英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