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阶段施工,再说,有了新制成的火、药,耗损的人力不会那么惨烈。”云舒说着。
古代凿山开水的大型工程,几乎都是劳动人民的血汗铸成,需要征发的民夫成千上万,中间累死的不计其数。所以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民变。
“只要完成一部分,百姓就能体会到水流调派的好处,从此不必受旱涝之苦,同时畅通的商道能赚来更多银钱,正好支撑下一步的工程费用。”
“这么着急吗?”
“当然,从今年开始,朕推测着,天下将会有更多的人口诞生。”
任何朝代一旦进入稳定的发展期,就会迎来人口增多。而化肥的推行,让粮食丰收,更促进了人口繁衍。人口太多,有时候也未必是好事。
谢景想了想,“草原之上,一旦有强盛的王朝,就算主君不想南侵,其人口繁衍增多,超出了能供养的人数,也只能南下侵略了。”
云舒眼睛一亮,想不到她也早就注意到了。草原民族南下侵略,一方面是为了抢夺更多的物资,一方面也能消耗多余的人口。
人口无限制的增多,绝不是好事。尤其在这个世界高产作物引入,人口已经不少了。但是在这个时代推行什么计划生育,是绝对不可行的,民风民俗扭转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只有让农业国转成工业国,才能消耗更多的人口。而工业国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有畅通的商道来消化掉,不然会酿成经济危机。
所以他才坚持要将商道从东淮王府手中拿回来。从今年发行的新币,到开凿便利的运河。
“还有你惦记的船队。”谢景笑着补充道。
云舒连连点头,最新的消息,那两支舰队已经要抵达津川港了。正好开春,他可以借助这些船队,将京城最近产出的丝绸毛线琉璃盏运一批往外行销,填补国库的亏空。
“东淮王府慕荣佩父子不是肯吃亏的人。”谢景提醒道。
这些日子朝廷不仅铸造新币,开凿运河,还几次颁布新政,从税收等方面扶持非东淮王体系的商旅。
“朕明白,但他想要谋反也不怕。只要北离王府不与他沆瀣一气,大不了硬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