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晓菱咀嚼了两下,只觉得那红薯干韧韧的,甜甜的,很有嚼头,确实好吃。于是笑着冲奶奶点了点头。

然后问道:小河他们呢?

姜老太太用手指了指门口:在谢壮他们家呢。这算是有好朋友了,天天也不着家了,野得很,

话虽然是这么说,可任谁都能看得出,老太太对此很是满意。

家里的小孩儿能这么快就适应环境,还能有了自己的小伙伴,任何一个大人,都会觉得放心很多。

姜晓菱没有再纠结这事,而是顺手拿起了爸爸放在包裹里一起寄来的字条看了看。

爸要到过年前才能回来呀?她惊讶的问道。

可不是?徐寒梅叹了口气:也不知道那煤城离咱们这儿有多远,怎么用这么长时间啊?

姜立南在信里说,东西是他用粮票换的。原本是想自己带回来的,结果路上的时候收到厂里别的司机给他带的信儿,让他转道去一趟煤城,拉点焦炭回来。

这一来一回,最少也得半个月,所以他只能先把东西用包裹给寄回来了。

他在信里写,说自己这次出来,厂子里补贴的粮票还有路上的伙食费他都带上了,应该还能再换一些吃的回去。让家里不要担心,也不用省,该怎么吃就怎么吃。别在吃食上克扣自己。

在信的末尾,姜立南又说道,让徐寒梅用那些棉花给邵彦成做一个棉袄。说他到现在穿的还是之前当兵时候发的军用线衣。

他们师徒俩也没人会做衣服,邵彦成也不愿意麻烦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