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杨伯伯?邵国庆看向儿子,等着他继续往下说。
是,给我杨伯伯。
邵洋拿起自己第一次翻看的那本日记:你看,这本日记里记录的都是一九四一年那个时期的天气啊,物价啊,还有人们的日常生活。虽然咱们看不出来有什么用,可怎么说也算是近代史了吧?
我杨伯伯是历史系的教授,这是他的本行啊!没准儿对他的工作有什么用处呢?就算是对工作没用,我觉得他肯定也愿意收藏。
至于这些,反正,我觉得给他,比咱留着有用。文史不分家嘛!
听了这话,邵国庆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交给你杨伯伯我也放心,最起码他不会把它们给糟蹋了。
另外,之前那事儿咱还没有谢谢他。就算是他说不用,可该表示的也应该表示一下。我想送这些给他,他总没有理由再拒绝吧。
之前,按照邵国庆的意思是,朋友是朋友,抽成是抽成。
那个烛台卖的钱怎么说也应该给杨燕收一部分作为回报。
可他死活不收,说没这个道理。
中间人的费用他只要收买方的就行,不能要他们这边的。
可说是这么说,邵国庆却总觉得心里有点过意不去。
他总认为,在这件事上,好朋友做的可不是一个普通中间人的工作,替他们家那是操了心的。
现在儿子提出把这些东西给了老友,邵国庆是赞成的。
杨燕收在接到邵洋的电话,说他爸爸有一样东西要让他过来看一看的时候有一瞬间整个人是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