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枯骨庄离京城太远了, 往来实在是太耗费精力。
所以到了小皇子和小公主两岁的这一年, 李堰便想出了一个主意。他亲自去找颜絮提了条件,想让颜絮在京城搞一家枯骨庄的“分庄”, 这样小皇子就可以在京城调理了。
那个时候颜絮和褚云枫已经重归于好,再加上褚云枫渐渐掌握了哄颜絮高兴的办法, 所以凡事都好商量。最后在多方努力之下, 颜絮真的在京城的郊外搞了一家庄子, 不过改了名字, 不叫枯骨庄了,叫枫絮堂。
这枫絮堂并不是普通的医馆, 依旧是以制毒和制药为主, 当然更偏重于制药。而此前在枯骨庄有的那些东西,风絮堂都置办了相同规格的, 所以为小皇子调理和祛毒都不耽误。
自从风絮堂置办好之后, 小皇子每月只要过去住个七八日便可。
其余时间,他既可以待在那里, 也可以随意回宫。
就这么又过了两三年的工夫, 到了小皇子五岁的这一年,他的身体基本已经恢复如常了。
依着惯例, 小皇子和小公主三岁时便该请先生开蒙了, 但一来小皇子此前身子不大好,二来柳临溪不愿让孩子太早就开始读书,所以这几年一直亲自教导两个孩子。
直到两个孩子五岁这一年, 小公主越发淘气,柳临溪经常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所以才动了心思要让孩子准备读书。
此时十方已经快十一岁了,颇有了几分少年人的模样。他性子温和沉稳,这些年来一直没怎么变过,对弟弟妹妹都很有耐心。当然小公主太顽皮,嫌十方沉闷,所以大部分时候十方都是小皇子的专属“兄长”。
这一年十方的功课渐渐多了起来,小皇子经常无人陪伴,所以每每趁人不备之时便会溜过去陪十方读书。柳临溪一见这架势,当即做了决定,给两个孩子又请了个先生……
既然要正式读书了,孩子总该有名字吧。李堰这名字取了好几年也一直没有结果,后来俩人也不上心,便搁下了。反正宫里的人都称呼殿下,倒也没有机会叫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