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息听林斌隐晦表示了来意,心下大喜,自愿总比强迫要来的舒心,而他也的确需要林斌一块回到长安,不但是接受调查,还能转移其它门阀对自己的注意力。
“如此甚好!本校尉自然会帮忙安排妥当!唔……”李息作势思考,慢声道:“李椒治下如何?汝与李当户本是旧交,如此安排最善!”
林斌心情复杂地点头,“不知道我们会在边塞停留多久?”
“君可放心,必将安排妥当才动身。”李息又习惯性地拖了一个尾音,像是在打包票一般,“本校尉以为,君日后必然还会归来,那时便不是现在这般了……”
是的,李息非常肯定,如果当今天子知道林斌是一个善于骑战的人才,必然是拉拢而不是杀掉,而那时天子会做什么安排,还用猜吗?
第五卷 戍
第一百零七章 虎豹之骑
一个纷乱的时代,外有匈奴等游牧民族威胁;内有诸侯王窥视帝位,比起已有的任何一个朝代来讲,汉高祖皇帝刘邦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就注定了内部的不稳定,试问,一个拥有众多国中之国的大帝国,它的内部能够稳定吗?
吴楚之乱为这个大帝国敲响了第一记警钟,虽然吴楚之乱很快就被平定了,但这也正说明了一件事情,这个大帝国,她的内部糟糕到了极点!
汉高祖刘邦把全国二分之一的土地分给了刘家的九位子弟,每块土地上建立一个诸侯国,刘家的九位子弟是诸侯国中的最高统治者——王,王是一个仅次于皇帝的等级。所实施的分封制,还是恢复周朝的老一套,让中央政权成了一个诸侯的霸主,经济上更是无善可陈。
中央政权对诸侯王国的控制可谓是没有,中央政府只是派遣了一部分官员到国中之国担任国相等不甚重要的职位,用意是监视,但真的能起到作用?每一个国中之国都有自己的庞大的军队,可以自行制造钱币,就算是税收也轮到中央政权来收取。既是这么一个制度,那么国内的不稳定自然也就无可避免,在许多人看来,诸侯分封制是祸乱的根源,但不是身处其中,谁又能武断的断定这个制度是错的呢?
是非成败,功过对与错,自然会有一个说法,年轻的天子放下手中的书简,直勾勾地看着屋顶,那阴冷无光的角落,像极了他此时的思想,感到前程无光。
早在被立为太子之前,刘彻便学习到了什么叫制衡,制衡不但是控制朝野势力的平衡,还是国与国之间的相处,这里所谓的国与国绝不是匈奴等等胡蛮外邦,而是中央政权下的诸侯国。
这位年轻的天子所学太多,所想也多,他刚刚又学到了一个道理,那便是事不可为之际只有隐忍,而不是死硬的顶上去。
刘彻将目光移回到了案上,眼神锐利地看着那两个还没有拆开的盒子,他不急于打开。这位天子总是喜欢猜测别人会做什么,现在他就在猜测盒子里面所写的内容,那双眼瞳会随着思考而时聚时散。
“鸿翎急使?李息做的什么事,需要鸿翎急使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