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禹杰客客气气,他也客客气气。
茵茵看到将军夫人怀中才几个月大的婴孩,忍不住逗弄起来:“夫人若不弃,可随我一道去花厅,我家现下有好几个孩童呢。”
大姐三姐一家也赶了回来,这会儿后院孩童是特别的多。两个孩子与二姑母家中的小虎妞关系最好,小虎妞在前面撞撞跌跌的跑,两个小的就在后面爬得咯咯直笑。
将军夫人含着笑,见茵茵跃跃欲试,便将孩子交给她抱着。
“可取了名?”
夫人点点头:“叫阿瑶。”
茵茵欢喜的哄着:“阿瑶,阿瑶……”
她从流云手中接过一个白玉项圈,放到阿瑶怀中:“早就该送了,一直不得空见,今日正好,便将这礼给收了吧。”
上好的羊脂白玉,非是寻常得见的。夫人眼尖,瞧着陈家那对龙凤胎脖子上,各自挂了一个。
她也不推拒,只笑着收了:“阿瑶这眼睛生得好看,将军说,得亏不像我们夫妻,而像她姑母,将来一准也是个美人。”
……
转眼又是开春,从祖父过世起,茵茵就搬回了王府。少桓日复一日的忙碌,朝中的形势,也是日复一日的严峻。如今七皇子已经年满十岁了,立太子的声音也越来越响。
没有嫡子,自然都是立长或者立贤的声音。立长的多是旧臣,立贤的则分了煜王与七皇子两派。综合起来,煜王与七皇子,可算是不相上下。
七皇子一派言说煜王年轻时做下的那些事,着实荒唐难当大任,煜王一派则说百姓中都有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怎的到了皇室,就揪着这点子过往不放了。
然后又有声音,说是三皇子近年也支持煜王殿下,尤其是江中一事平顺,三皇子也略有出力。那些立长的旧臣听到这里,便也有了松动。
这时,便有声音传出来,说是煜王大婚已经一年余,可王妃的肚子完全没有动静。反观三皇子大婚将将半年,皇子妃肚皮已经鼓起来了。
联想到之前煜王抵御漠北之时所受的伤,恐怕煜王不能生也说不准。而且三皇子大婚后,连接纳了两个侧妃三个侍妾,可煜王到如今,都只有王妃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