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仁油在几个妇人的努力下也榨了一小碗出来,过滤掉渣滓,待用。
陈榕又给徐强一些铜钱,让他去找有锅的领民,买了口小铁锅,再让徐强搭了简易小灶台,从正做饭的大灶台那边借了火过来,先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倒入少量油脂。
锅内明显有分层现象,陈榕边等温度升高边用筷子搅拌,过了好一会儿手都酸了,没看到什么反应现象。
她把筷子交给徐强,让他继续搅拌,自己则在一旁仔细回忆。
陈榕以前写基建文时只管把原料丢一起,轻易得出了成品,反正只是文字描写又不用真做出来,她随便写一下,“你看我这么一挡,一躲,不就躲过去了吗”,读者根本不在乎,她也没必要抠细节,但真正自己上手,才发现要考虑不少细节问题。
原理肯定没错,无法反应的话,是缺催化剂?不对,这个反应用不着催化剂。她记得小时候是做过肥皂的,那时候没问题啊,轻易就能做出来。
她忽然想起来,那时候是要另外加酒精的。
讲日用品制造原理的那本书上似乎有提及这一点,油脂和氢氧化钠是互不混溶的液体,这种非均相反应很困难。而加入酒精便能增加油脂溶解度,向均相靠近,易于反应发生。
储藏室里有白兰地,酒精度为40,太低了,而且好好的白兰地,陈榕舍不得拿来造肥皂。
所幸书里提及,可用少量肥皂做“引物”,利用肥皂即脂肪酸纳的乳化作用,克服非均相反应的障碍,加速皂化反应。
陈榕让徐强继续搅拌,自己去厨子那边扣了一小块香皂,丢入小铁锅中。
不断搅拌下,整个锅里的混合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浑浊粘稠。
皂化反应终于变快了!
第20章 这里跟我想的不一样
等整个锅里的混合物都变浓稠之后,陈榕随手拿泥土捏了些仿照舒肤佳造型的泥模,将热烫粘稠的皂液倒入泥模中,等待冷却。
等以后大规模生产了,还要烧制一些规格差不多的模具,肯定不能这样简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