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我确实有些问题想要问他。”赵森对叔叔拱手致意:“阿里,你们用哪种思想治国?大宋或许可以卖给你们火器,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派人去传播孔孟之道。”
林玄礼狂喜:“太子的意思就是朕的意思。”
这次轮到阿里陷入沉思中,他不敢轻易拒绝这个宗教,但孔孟不完全是宗教,也是人世间的智者,他也不敢立刻答应。如果回去请示哈里发,那么路途太过遥远,会耽误很多事。“请容许外臣回去和长者商议。我们不敢用谎言欺骗睿智的陛下和太子殿下,但我想哈里发殿下很乐意接受新的思想,智者们也愿意学习一切。”
在他退下之后。
林玄礼有些激动:“森儿!你怎么想起来这个条件的?这也太棒了!”
[来吧!真正的宗教战争。之前我只想着没有靖康之耻就没有程朱理学的生长土壤,现在这样更好。]
[如果能通过战争传播儒教,就像通过战争传播的另外两个宗教那样,那是不是大部分朝臣都会变成战争狂人?]
[我看看到时候谁还敢反战,他们应该会用战争来传播孔孟仁义,这不好,但是好过那些主和派的官员毁掉我苦心孤诣构造的大宋。如果能对外传播孔孟之道,大概会形成一种狂热浪潮,等我死后不论是放弃武备还是闭关锁国,都会被强烈反对。]
[朕也不是什么魔鬼,不过小宝确实是个天才。]
[六哥:冷静点,日本和韩国、交趾也是儒家文化圈的,有什么好东西吗?]
[我不管我要让他们形成风俗!]
赵森讶然:“叔叔?您还记得么,七八年前有几名举子,年轻气盛,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被您安排去学习医学、骑射、算术、农桑,准备让他们出国去传播儒教。这是您的原话,时至今日,他们也算学业有成,正踊跃着想要为国效力。几次上书请求为朝廷效力,想要跟随海商出海教学,您都驳回了。”
林玄礼沉思了一会:“忘了。请求为朝廷效力的散官、学子太多了。你想起来的很好,应该这么做。好孩子~”
赵森嫩脸上微微发红。具体同意不同意这场交易,不是官家的一言堂,朝臣们还要聚在一起仔细探讨。如果同意,还要考虑货运和交易的途径。在大宋和阿拉伯所属的诸藩国之间,从北到南分别是辽国、西夏、吐蕃、大理并列……借这些国家的路,运输火器,真的不会被劫吗?
“咦,不对啊,叔叔,西夏和大理之间隔着那么大一个吐蕃诸部,西夏哪能袭扰大理呢?这不成了关公战秦琼么?挨不上啊。”
林玄礼陷入‘没有靖康之耻就没有程朱理学,儒家将会为了传播而疯狂,开始扩展性,攻击性’、‘这么天才的想法居然是我想出来的,我果然是英俊和智慧并重呢’等快乐的遐想之中。双手捧着奶茶杯,吸溜吸溜的喝了半杯,笑容满面。
直到被他的询问拽回现实世界:“唔?枢密院也不清楚,现在有两种猜想,第一种是西夏自从比我大败之后,一直在向吐蕃扩张,或许他取得了一些胜利,把吐蕃诸部之间那些摩擦最频繁的无主之地占为己有,如果是这一点,大宋暂时得不到消息。吐蕃名义上臣服于大宋,实际上么,哼。第二种猜想么,是吐蕃部落冒充西夏兵。”
“冒充?”
“对,双方有交锋就有斩获,有了旗号服饰,想冒充谁都可以。大理和西夏人不熟,没能辨认真伪,直接吧俘虏都杀了。童贯,拿奏本给他看。”官家欢快的起身:“叫皇后过来,一起看看大马士革钢刀。她肯定喜欢这个。”
第220章
具体项目又交给官员们去开会探讨、官员们负责和阿拉伯帝国的使者协商探讨具体的购买条款。必须考虑运输成本和运输途径,就路程来看,除非运的是黄金白银,否则都亏本,价值太昂贵的又担心被劫掠。现在的可选付款项目有金子、宝石、苏麻离青、名贵香料和珍惜的调料、像洋葱一样美味的新种子。
关于军火购买的磋商一向是说来话长,但阿里一行人赶路用了一年多——单纯赶路不需要这么久,显然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或因为战争受阻,或因为天气问题被阻。阿拉伯使者当然不介意慢慢谈论购买火器的详细条款。
勤勤恳恳的官吏们还在整理所有和阿拉伯帝国、更远的基督教诸国的资料,并考虑获得他们的特产,有价值的那种。
使团试图抓紧时间,但不可避免的沉浸在宫中赐下的佳肴中。洋葱炖的羊肉从不曾如此美味。
林玄礼又想起来苏伊士运河,虽然陈庆想占便宜,但这条运河确实很好。一边魂游天外一边抱着北宋时期的纯正□□,爱惜的摸来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