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铁血宋徽宗+番外 文绎 842 字 11个月前

仔细一看,有许多菊花和桂花在枝头绽放,梅花似乎也要接上了。

神宗赵顼自己出屋烧水煮茶喝,一抬头看到有人来,面容依稀认得,而能被扶持到这里来的人,只能是人间的帝后:“六郎?你怎得如此短命。”

赵煦原本以为自己活上四五十岁,寿终正寝见到父亲,可以高高兴兴的叙述功勋。可惜有太多的事扰乱心弦。作揖道:“赵煦拜见神宗皇帝。自幼体弱,怪不得孩儿。这是什么地方,皇帝们死后,就住在这样的…田园景色中?”

说好听点叫田园风光,实际上这不就是乡村吗?

赵顼自从听说两次击败西夏、活捉梁太后之后,早就不像生前那样抑郁了,正色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这桃花源中隐居,除了历朝皇帝之外没有其他人前来干扰,又能体味一番平民百姓布衣蔬食的生活,这不是很好吗?”

赵煦露出了怀疑的目光。他心头千头万绪,都忘了为自己的死讯所悲伤,满心想的都是:怎么人间和地府,都有这么多离奇的事。

眨眼间旁边一间屋子里又走出几位醉醺醺的胖子,猛一看就像是太庙上的画像活过来一样。最威严的、龙行虎步的黑胖子,显然就是赵匡胤,和他长相相似的白胖子则是赵光义。

赵煦略微有点紧张,只觉得这两位祖先并肩而立时,他都替人觉得尴尬。随即想起,时间已经过去了百余年,不论当初是怎样的旧事,民间传说的斧声烛影是真是假,显然也报不到我身上:“赵煦拜见太*祖,太宗。

赵匡胤难得的和气了一些:“你就是填满国库、括隐田、治三冗、抑制水患、平了西南叛乱、又活捉了西夏梁氏的赵煦。比你父亲祖父都强,很好,很难得。”

赵煦垂手道:“太*祖谬赞了,君臣一心,将士用命,非我一人之功。活捉西夏太后之事,更是全靠佶儿年少气盛,穷寇也要追击,能获此功,全凭天幸,和列祖列宗保佑。”

“我们可保佑不了你。”赵匡胤晃晃悠悠走上前,拍了拍他过于瘦弱的肩膀,仔细打量一番,这皇帝实在是瘦弱的可怜,大概只有半个自己重:“难得的是你能用你弟弟监军,还能抑制住他。在死前安排好继承人,不用到了地府再忧心忡忡。虽然你没有幸存的子嗣,这倒是一桩幸事,在这世外桃源中隐居时,更能安心度日。”

赵煦:……请勿指桑骂槐。这种尴尬的局面需要佶儿,他善于在任何地方装呆卖傻,如果要打起来更是得力干将。

唉,他到底是谁,林玄礼又是怎么回事?细思他生平的行为,看起来并无异常,要说城府有多深……他是真不干正经事,况且他没必要在空无一人的屋子里,抱着尸体痛哭。

神宗也很尴尬,他也有几个有过不良传闻的弟弟。

赵光义早已过了尴尬的时候,虽然不是唾面自干的心胸,但死后第三年就能面对二哥的讽刺谈笑自若:“哈哈哈哈,二哥说得对。煦儿真是福德深厚。虽然离了人间,倒是在阴间与列祖列宗团圆。人嘛,聚散终有时,活着的总会离你而去,死后团圆的不会再分离。应当为你设宴接风,今夜不醉不归!”

也算是英年早逝的宋英宗和高滔滔从单独一间屋里走出来。英宗与仁宗并无血缘关系,他们几人在一起喝酒吹牛,他宁愿单独和爱妻呆在一起。

高滔滔笑着问:“你可还认得我?”

赵煦眨眨眼,看着看着这位年纪大约在二三十岁的绝色美女,有些不敢认,通过长得和画像一模一样的宋英宗认出了她:“太皇太后?”

英宗:“咦,难道她年老时也很美吗?”

高滔滔哼了一声,和丈夫团圆之后也不称哀家了:“我听说章惇几次三番进谗言,要你追废我的皇后之位,将我从英宗的陵寝中移出去。你怎么不罚他?”

赵煦就很想知道英宗见到仁宗和曹皇后时,是不是也这般尴尬无措。微笑道:“章惇只是为了展示贯彻新政的决心而已,我已经当面申斥过他,不许再说这样的话。奇怪,既然说此地是桃花源,与外界消息不通,章惇的胡言乱语不曾写在祭文中,高娘娘如何得知此事?”

神宗忧郁的搭救儿子,以免他陷入不孝的境地中:“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我也不曾详细禀告永乐城大败的始末缘由,祖先们仍是知之甚详。你先答了高娘娘的话,一会在酒宴上,可要仔细讲讲你用兵时的心得。”

高滔滔怒视儿子,你们这些新党同谋,拿功勋来遮掩这件事,实在是过分,这还怎么责问他!拿政绩说话,赵顼输了,赵煦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