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安教授似乎没有打算换其他国籍的意思?”
“的确。”安宴觉得不想换国籍这件事情,没有隐瞒的必要颔首说道,“我没有想过换国籍这个问题。”
“那么安教授,您觉得目前华国如何?”
“一般般吧,不算好,也不算坏。”安宴沉吟着说道,“至少我在研究的课题,可能很难在华国通过对吧?”
“您说得没有错,尽管现在已经有了充裕的资金,但是要补课的地方很多。再加上,每个人都想要做出一些成绩,而现在我们实际上还是偏向于应用方面的,像是您这样的理论课题,很难通过。”
“所以,这就是我现在不回国的原因。”
“但是您现在已经获得了诺奖,我相信即便是你现在回国申请理论上的课题,也是会通过的。并且我认为或许您可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奖,我相信您能够获得一等奖。”
“你是想要说,或许我回国之后,很快能够成为院士对吧?”
盛竹没有说话,只是笑意吟吟的看向安宴。
“说实话,盛先生,我这边的课题已经进行到一半了,现在让我回国肯定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或许不久之后我的两位学生就要毕业了。”
“安教授的学生,我想现在各大高校都是在抢着要人吧?”盛竹沉吟着说道,“比如说陈鸣和韩秋,两人一个在菁华大学担任副教授职位,一位在京大的国际数学研究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
“我不是听说陈鸣去了渝城高等研究院吗?”
“没去成。”盛竹摇着头说道,“您也知道,国内在科研这块儿的情况其实并不比国外简单。”
“其实都差不多。”安宴嗤笑着说道,“哪里都是这样的,一群学阀。”
“……”盛竹偷偷地看了安宴一眼,他实在是不明白,安宴为什么会认为别人是学阀。说实话,要说学阀的话,他倒是觉得安宴其实也算是学阀。
并且回国之后,恐怕才是最大的那个学阀。
开什么玩笑,菲尔茨奖得主,诺奖得主。这两项荣誉加上一起,学术界敢和安宴硬刚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
就好像是杨老先生,杨老先生的建议,现在华国都是会非常很重视的。更何况安教授是一位年富力强,在科研上还有更多可能性的教授。这不本身就是一个最大学阀吗?
“咳咳。”盛竹的咳嗽声让安宴觉得有些古怪。
“怎么,盛先生感冒了?”
“倒不是感冒了。”
“那么盛先生有什么想要说的?我看盛先生好像是想要说点儿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