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他没有什么积极的改革心,他的性格适合接下他的摊子,按照定下的路继续往前走。

如果接任者是个一心想要冒头的,就不适合,因为他会改造,加上自己的想法,那样很容易就有差错,钟同知稳,这个稳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所以她会成为他的举荐人。

苏荞初也不想自己费了这些时间和精力,最后却因为接任者的问题功亏一篑。

她回去没多久,苏子君就带着功课来问了。

他有专门的老师请到府邸里面教导他,不过这老师是举人功名,自然没有进士的学问高深,有些地方他不懂,问了老师之后还是觉得不太理解,他就会来问问苏荞初。

苏荞初回答了他的问题,他就乖乖的回去了。

从某方面来说,子君和怡君这两个孩子都很省心,自动自觉的去做应该做的事。

任命下来的时候,很快传开,没多久就有老百姓不约而同的聚集到了府衙门口。

“知府大人,我们不舍得你啊。”

“多亏了大人的火炕,我这把老骨头才能熬过冬天。”

“因为修路,我存到了娶亲成家的钱。”

“我是因为进了工坊里才可以养活一家人,不然我们一家就要居无定所。”

“我家儿子进了学堂,他现在已经认识很多个字了,还会写,是个文化人了。”

……

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他们铭记于心的事情。

千言万语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多亏了知府大人,他们舍不得他离开。

钟同知跟着知府一起出来,看着这个场景,他激动的手都有点颤抖,这就是民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