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他们办厂的初衷,除了赚钱就是安置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所以并不禁止在厂里干活的大家把老爹老娘接过来。
已婚人士也可以把带娃的媳妇儿领来一起生活。大不了就是压缩一下其他空间,扩建员工宿舍。
这样一来,厂里很快就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每到饭点食堂里都挤满了人,休息时间也都是人,在看电视!
再说了,手脚利索的大爷大娘也能帮忙做事情,不白吃厂里的饭。
陈森管人管得挺好,大家都尊敬他,他说什么不能干,什么就不能干,否则要给赶出厂里去。
男人们也会叮嘱自己家的亲人,仔细遵守厂里的纪律,不要让厂长们为难。
杨彩云随丈夫住进厂里,和其他年轻小媳妇们串串门,说说话,手头又有事情做,心情很快就开朗了,比在村里待产时开心一百倍。
现在王东在工厂里做普工,她希望自己孩子大点以后也能当一名普工。
舒然不用忙厂里的事情了,在家里闭关写作,一个星期把结尾给写完了。篇幅不长,推理小说十五万字左右很适合,如果出版后反响好还可以写成系列文,他自个心里有成算。
自己通读一遍没问题,舒然就把手稿给徐慎看了。
徐慎早早就囔着要当舒然的第一个读者,当他从舒然手里接过厚厚的本子,心里充满了不真实的感觉。
就是……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当初给出去五百块钱,就得了个比田螺姑娘还要神奇的媳妇儿,如今媳妇儿还马上要出书了。
舒然见他捧着本子发呆:“你不看吗?”
“看,但我想一口气读完。”徐慎珍惜地摸摸本子说,这可是他媳妇儿几个月的心血,期间一边忙碌还一边挤出时间来写:“先把琐事完成,晚上我安安静静看。”
没想到徐慎会这么重视自己的作品,舒然还挺感动的。
其实还好,这篇小说对舒然自己来说就是一个尝试之作,假如取得不了什么成绩也无所谓,有些东西就是用来娱乐自己的。
不多时,徐慎把家里的事都忙完,两个人换下来的衣服也洗了,趁舒然抢着去晾衣服,他回到卧室捧起了舒然的手稿,逐字逐句地阅读起来。
白天的徐慎很忙碌,没有多少时间娱乐和关注自己的内心,而夜幕降临后回到和舒然的家,他就很放松,如今读着舒然的文字也是甜蜜幸福的。
这本小说的文字一贯继承了舒然的小幽默,明明是悬疑推理故事,读起来却分外轻松有趣,又不失哲理,十分经得起思考。
其实在这本书里,舒然没有写太多假大空的东西,更多是贴近生活,以细节见长,引起读者共鸣。
徐慎之所以喜欢这本作品,在看完还抱着书回味,是因为他从文字里边,感受到了舒然对生活的热爱,那份儿踏实,他很喜欢。
“看完了吗?”舒然戳戳他,三个小时都过去了,审阅卷子也用不着这么久吧?
“看完了。”徐慎把本子还过去。
舒然伸手去接,对面却没松开,他又扯了一下,表情古怪地看着徐慎:“慎哥?”
徐慎发现自己没松手,这才尴尬地放开手。
“你不会是舍不得还给我吧?”舒然好笑,觉得不可思议,第一,他写的也不是什么旷世奇作,一放出来就能艳惊四座那种。
如果是因为爱屋及乌,他人就在这儿,何必稀罕一本书。
“是啊。”徐慎说。
“真的有这么喜欢?”舒然不大信:“那你说说为什么喜欢,总结一下优点,我去给人出版社自荐的时候好吹牛逼。”
“优点就是好看,非常好看。”徐慎被媳妇儿瞪了,连忙绞尽脑汁水字数:“剧情很精彩,人物很丰满,最后的反转也很带劲儿,我没看过这样的,当然,我读书少,这点不具有参考意义。”
舒然眨了眨眼,问:“还有吗?”
如果他这样跟人出版社自荐,怕人家会大扫把将他打出去,写作的谁不认为自己能得诺贝尔奖呢!
“以上是作为纯读者视角的感受,你还非要问的话,我可以说说作为你家男人的阅读感受……”徐慎先观察一下舒然瞪不瞪自个儿。
舒然本来没瞪,被暗中观察就恼火:“要说就说,别磨叽。”老公都喊过了,他还计较这个不成。
徐慎笑,沉吟片刻:“我看你的文字,不由自主地觉得你是个……很善良细腻,热爱生活,心很踏实的人,但是又不缺少理想主义,浪漫美好。”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读完之后感觉又认识了你一回,嗯,就是这一种感觉。”
跟媳妇儿更贴近了。
他无法形容那种舒心的感觉,没有心悸那么强烈,是淡淡悠长的安然。
屋里安静了一下,舒然还在体会,然后点点头:“第一个读后感,谢谢徐慎同志的贡献,以后我成了大作家一定不会忘记你的。”
徐慎看着他的眼睛:“那我说得对吗?”
舒然沉默了一下,说:“差不多吧。”
被看透的感觉真羞耻。
南市这个地方,人文气息还是很浓厚的,舒然带上手稿出去打听了一下,有好几个出版社。
再一打听现在的流行版物统一是诗抄、知青小说、伤痕文学,舒然都蒙了。听了半天没听到推理小说的踪影,而且他的文字也跟这个时代的文艺风格有所不同,难道要凉了吗?
“小伙子,还去不去出版社?”被他咨询的三轮车司机师傅问他。
“去吧。”都写好了,舒然忧心忡忡地上了车,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大不了被退稿。
退了也就退了,以后有钱自己出钱印书,认识的每人送一本,这是最坏的打算了,他觉得自己的书没那么差。
三轮车跑挺快的,十多分钟就到了离家最近的出版社,付车钱那会儿舒然跟司机师傅调侃:“师傅先别走,没准儿我很快就被赶出来了。”
司机师傅也是耿直:“好的,我等你!”
“……”
舒然走进去,出版社的人都在忙忙碌碌,走路速度特别快,有种干劲儿,不过他的到来还是引起了一些些关注,毕竟是个时髦摩登的小帅哥,往那儿一站感觉很不一样。
舒然也不怯场,直接找进去人家办公室,看见里边有人,就直接敲门打招呼:“您好,打扰一下,请问贵出版社收自荐小说吗?”
办公室里头,这家出版社的社长抬头一看,一个俊秀帅气的年轻人站在门口,看穿着和气质非富即贵,也是这名社长见多了富裕人家的孩子,所以有点儿分辨经验。
这名社长却并不喜欢富裕人家的孩子,觉得他们养尊处优,没吃过苦,年纪轻轻能写出什么好东西来?
“不好意思,我们这里不收,你去看看别家出版社吧。”社长都不想翻看对方的手稿,无非又是无病呻吟的酸文。
“哦,好的。”舒然心里没那么多弯弯绕绕,还真以为人家不收,就原路返回,让司机师傅送他到别家出版社。
第二家出版社的门口比第一家气派多了,听说是南市最大的出版社,舒然祈祷它的包容性会强一点儿。
舒然依旧是毫不怯场地找进人家办公室,看见哪间有人就敲哪间的门,一不小心他又敲了社长的门。
吴社长六十多岁,正戴着老花眼镜欣赏各位作者投来的稿子。一上午看了诗歌、散文,还有几篇小说的开头。
这些稿子能到他手里已是最终审了,但他并未看到令自己惊艳的作品。
这时一个小年轻敲响了他的门,非常有自信地说自荐自己的作品。
“是什么文体呀?”吴社长感觉自己估计是看稿子看麻木了,想被毒打一下,就笑咪咪地招呼舒然进来:“拿来我看看。”
舒然尊敬回答:“是部推理悬疑小说。”
吴社长一愣:“那还挺少见的。”然后接过舒然递过来的本子。
推理悬疑小说这个类型在十九世纪中期兴起的,国外比较流行,国内很少见。主要是这个时代背景下,大家都追捧严肃文学,纪实文学,如宗璞,陈世旭等等,比较受到欢迎。
推理小说是通俗的,只能算是娱乐产品,并不受重视。
先不说内容好坏,吴社长翻开舒然的手稿,马上就被舒然那一手漂亮的钢笔字给吸引住。
他不禁抬头看了一眼舒然,发现对方还杵着,笑呵呵说:“坐下,别着急,我慢慢看。”
“好的。”舒然坐下了。
对方一边看一边问了几个问题,舒然一一回答,完了就安静着。
最后舒然舔了舔嘴唇,终于忍不住问:“老先生,我这种通俗的写法,是不是不受欢迎?”
吴社长看得津津有味,闻言笑了:“你自己也知道啊?不过没关系,我认为故事很有趣,通俗小说也是群众需要的嘛。”
舒然一听,这是有戏的意思吗?
“您说这书能出?”他问。
“能。”吴社长光看个开头就确定地说道,原来自己不是看稿子看麻木了,而是需要娱乐一下,比如先把这本语言幽默的推理小说看完。
这下轮到舒然蒙了,这么儿戏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