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页

那考生道:“在下江绪,来自蜀中,有一题想请温辞作答。”

又一个点名辞哥儿的,温子甫不走了。

江绪问道:“蜀中河流多,从古至今,也修了不少设施,却依旧还是难以缓解水患,在下想请问,对于地方水情整治、利用,有什么想法与意见。”

策论题,论历史,论时事,什么都有,论政务思路的,自然也不缺。

好不好答,见仁见智,但再怎么样,最基础、浅显的观点还是能说上几句的,顶多就是答得空泛一点而已。

温辞上台,拱手之后,闭着眼睛,整理思路。

第428章 因地制宜

此刻的宝安苑,算不上鸦雀无声,但在场之人,即便是与身边人交流,也都压低了声音。

他们不想影响台上思考的温辞。

温辞被“刁难”了一上午了,无论是特特来看热闹,还是兴趣仅在茶会上的人,到了这会儿,大部分人都会承认,温辞学问不错,且极有风度。

易地而处,被人质疑,还一轮接一轮的考验,哪怕肚子里的墨水撑得住,精神都不一定扛得住。

温辞抗住了,且抗得很漂亮,举手投足里,一位学生该有的谦逊、大方又不缺自信,彰显无遗。

这很能得人好感。

江绪的提问,从语气、态度来看,他对温辞并无“恶意”。

不是阴恻恻地在题目里给温辞挖坑,也不是为了一探温辞虚实、咄咄逼人,亦不跟戴天帧一样,明着提问、实则撑台面。

江绪就是问了自己的心中所想,且点了温辞的名,想听一听对方的见解。

仅此而已。

因而,这时候就该静下来,让温辞仔细想一想答案。

可事实是,大家伙都实在忍不住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