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页

最后叶珣当着全家人的面儿把一张五百两的银票递给叶老爷子,“爹,咱们把田买回来,宅子也该修整一番了。”

不过他要是不解释他有稳定的来钱路子,莫说一直偏心小儿子的叶老爷子和叶老太太,就是叶大哥和叶二哥都会果断拒绝这张银票。

这哥俩都读过几年书,所以眼界不低::三弟该拿着这些银子在府城继续读书科举,因为只要三郎中举后,能挣来好几张这样的银票。

叶珣先拿了一套《叶氏问答》出来,告诉家人光凭这三本书,他便净赚近千两,又解释说,“爹和哥哥们买些好田回来,再帮我找些山地沙地,我要试着种点东西。万一成了,对儿子的仕途有大助力。”

红薯和土豆还未传入大梁,但只要从金洲城坐船出海,往东南航行一个月,就能找到这两样意义非凡的高产作物。

上辈子,南平王被男主他爹打到窝在封地自闭,正是靠着这两样法宝多苟了十好几年。

就算红薯土豆找不来,山地和沙地可以种些果树和药材,横竖他都不亏。

叶珣很容易就说服了家人。

叶老头对小儿子的话素来上心,叶大和叶二自然也心甘情愿地给弟弟帮忙。

却说一家子人正等着饭熟上桌,住得不远的堂哥忽然跑来报信儿:三郎,有人在村口打听你。

叶家距离村口远超二十米,没有小毛球帮忙,叶珣也猜得到来人是谁。他跟家人打了声招呼,抱着闺女,跟着堂哥出门,不紧不慢地往村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