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打电话的时候何清把“穿厚点”说了快十遍,林维桢连连讨饶,试图转移他的注意力。
“我给你寄信了,”林维桢笑道,“记得去收。”
---------------
## 第 56 章
==============================
林维桢填的是医学院宿舍的地址。宿舍楼下有一排放信件、明信片的方格子,一般都是自取。自从那天打了电话,何清每天早晨出去查一圈儿,晚上回来查一圈儿,如果白天回宿舍拿东西或偶尔午休,也会下意识地去看看。姜枫这种小人精早就猜到了,一边捂着嘴偷笑一边跟在何清后面录小视频,打算回去和杨浩他们一起乐呵。
“是什么让高冷何神心神不宁,”姜枫煞有介事地配着画外音,“是什么让白色的方格子拥有了魔力?请看今天的节目——因为爱情。”
何清没听见姜枫在后面嘟哝什么,正专心地翻信封,忽地看见了熟悉的字,只是一角,他便笃定不会认错。
“不会吧,”姜枫看见镜头里的何清嘴角一点点上扬,小心翼翼地把信封抽出来,还轻轻用指尖蹭了蹭,“今天真收到信啦?”
何清控制住表情,回头的时候眼里还是亮的,带着明显的雀跃感。
“快让我看看,”姜枫凑过来,“呦!德国寄回来的!”
何清把信封藏起来,眉毛一挑:“不给看。”
说完何清抬腿就走,迫不及待地想回宿舍拆信,他在电梯口等了一会儿,眼见着两个红色数字都停在十层以上,索性转身去了步梯,姜枫一边嚷嚷一边跟在后面,无辜地爬了六层。
“太小气了,”姜枫走进604,看着何清麻利地去了上铺,“信封都不给看的!我又不看里面!”
何清充耳不闻,小心翼翼地拆着信封,胶水黏得紧,他撕裂了一个小口子都觉得心疼。
信纸很硬,折成了三叠,打开的时候有摩擦的声音,这是林维桢在街边小店买的,印着中世纪风格的字母花纹,信上流淌的却是含蓄而深情的方块字。
映入眼帘的是第一行:“何清,见字如面。”
见字如面。
何清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林维桢的酒窝,他笑的时候满世界的雪都会消融,融在提前到来的春天里。
林维桢在信里什么都写,想到哪儿写哪儿,一会儿说在柏林墙看到了教科书上的画,一会儿说在柏林大教堂登顶能看到气质不一样的城市。工业化残留的气息和现代的艺术感混杂在一起,从历史的浓雾中走来,无比迷人。
“犹太人纪念馆在地下,”林维桢写道,“地面广场上有很多石碑,像无字墓碑一样。从纪念馆走出来,再见到太阳,有种重生的感觉。”
“柏林的红绿灯和世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设计很独特,还有纪念品店卖红绿灯的周边。”
“排队去吃了网红香肠,其实也没怎么好吃,但如果有机会,想跟你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