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远走过去打了个招呼,陈老爷子一看他就从鼻子里发出了一声冷哼,显然是对裴影帝这减重效果十分不满。
裴远本身其实已经足够瘦削,在成年男性中甚至偏单薄,在其他剧组换个造型演少年也没什么不妥,但是陈老爷子一向要求高,一早就说过如夕羽果这样直接把片酬给化妆师造型师得了,还要演员干什么。
裴远也没指望着能靠化妆师,只是他体重变动本来就慢,只能和陈老爷子商量着调一调拍摄顺序,他边拍边接着减。
陈老爷子也知道裴远这破身板难伺候,勉强同意了,喊了几个主演去休息室围读剧本。
《昏君》,看名字就能知道,讲的是一代昏庸君主的故事。
和寻常电影“伟光正”的主角形象不同,《昏君》中裴远的角色性格充满了人性的千疮百孔。
陈导一贯的叙事风格,《昏君》的故事线很长。
庆安二十二年,皇帝久病不问朝政,戚冯两系明争暗斗。
庆安二十三年春,百余考生上呈血书痛斥戚家私收贿银、买卖官爵、扰乱科举、蒙蔽圣听。戚家失势,朝中冯家独大。
庆安帝共有四子七女,皇长子早夭,皇三子褚进为皇后戚氏所出。另有皇六子褚连,生母早逝,年十五。皇七子褚迁,宫女所出,年十三。贵妃冯氏膝下无子。
庆安二十三年夏,皇七子不慎落水夭折,皇六子褚连过继为冯贵妃养子。戚皇后产下皇十二子褚还后薨逝。
庆安二十三年冬,山陵崩。
同年,皇六子褚连继位,改国号定和。
裴远饰演的,就是皇六子,后来的定和帝褚连。
褚连聪明,有野心,也够狠决。看透了朝中局势,知道若要登基只能依附无子的冯贵妃,将计就计除去了出身低微同样可能被冯贵妃看中的七皇子,登上帝位。
这样的褚连必然不会甘心做冯家的傀儡,他表面安分,大肆封赏冯家,却在暗中扶持在朝堂内外素有贤名的卫家,借力打力。在冯家风光太久失了分寸时,以卫家为首,朝臣群起而攻之。
根除冯家,收归君权的那一年,褚连二十岁。
接下来的几年,是最安定的时候。褚连修水利,减课税,国库充盈,四海升平,真正做到了定和二字。
聪明、野心、果决,本是最适合君王的本质,可人永远不会只有一面。
褚连生母早逝,背后没有依靠的皇子,在后宫中连长大都是难之又难。褚连习惯了小心谨慎,也习惯了疑心一切。
这样的褚连聪明,却多疑;有野心,却不够自信;够狠决,却又会在不该心软的时候心软。
他重用着卫展书,心中却从不曾真正信任他;他设计间接害死了七皇子褚迁,却补偿般将之后不久出生的十二皇子褚还养在身边百般疼宠。
坐在皇位上君临四海,褚连却总觉得脚下是空的,背后如狼似虎。眼前是太平盛世,可他的心中却从不曾真正太平。
这种疑心,随着褚连年岁的增长而增长,最后将他吞噬。
他收军权,逼死卫展书,将冒死进谏的言官下狱,三省六部人人自危,朝堂众臣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