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噱头,只要是从事娱乐新闻的文字工作者,估计都想蹭一蹭热度——不管东野工作室到底有没有这个意思。
反正在他们的笔下,怎么写都没有问题。
东野司摇摇头。
在意这种事情也没什么用。
外界想怎么想就怎么想吧。
东野工作室只要内部不出什么问题,那就随便他们怎么想。
东野司现在应该着重考虑的是,究竟要怎么才能把《千与千寻》这根‘国民教鞭’制作到最好的状态。
最好是带着尖刺的,狠狠甩在日本友人屁股上,能把他们打得龇牙咧嘴的那种‘教鞭’。
把他们从‘迷失的一代’中打醒。
同样,也还要让他们能够对《千与千寻》心服口服,伸出大拇指,夸奖东野司这一教鞭打得好,打得妙,打得呱呱叫。
以东野司的职业画家目光来看,宫崎骏的作画手法并不难模仿。
无非就是手绘外加上水彩的上色方式……
可《千与千寻》的内核却不止是如此。
作为主要的剧本担当,东野司同样也有义务将这内核表现到纸张画面上来,从而定下整部动画电影的主旨风格。
拿给矢野龙一他们看得汤屋(油屋)只是草稿,连颜色都没上,当然不能完全表现出《千与千寻》的风格。
“千寻……千寻……忘记了自己的名字就回不了家……”
东野司喃喃自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