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尧国皇帝此前便朝大楚提过和亲一事,他想着若是此事成了,将来两国交好,也免得再起战乱。这些年边境纷扰不断,再加上他年纪渐长,实在是累了。于是他才让人在送往大楚的文书里旧事重提,可他没想到大楚竟然直接将人送了过来。

“依着两国邦交之礼,大楚若是答应和亲该先派人送来文书,待两国商定之后,我们送出聘礼,派使团前往大楚迎接前来和亲的皇子。”礼部那官员道:“大楚如此行径,完全不顾礼节,置两国邦交之礼于何地?”

皇帝苦笑道:“人都来了,再遣回去也不合适吧?”

“此事都是贫道之责。”一旁的国师突然开口道:“先前贫道赠了大楚皇帝一些丹药,后来大楚又送了文书前来索要,但贫道一时之间尚未炼出新的丹药,便婉言拒绝了大楚。想来两封文书一起送了过去,大楚大概是误会了,以为咱们是要拿和亲之事做为要挟。”

关于这丹药的事情,皇帝是知道的,虽然事情并非如国师说的这么简单,但大致经过确实是这样的。送到大楚的文书,的确没有将两件事情混为一谈,大楚的皇帝就算再怎么老糊涂,也不至于分不清这里头的关联吧?

皇帝闻言看向国师,问道:“国师之意,他们匆匆将人送来,是为了换丹药?”

“贫道猜测,应该是这个意思。”国师开口道。

礼部那官员摇了摇头道:“大楚昔日何等强势,短短数载竟洛伦至此。”

“眼下说这些不急,大楚皇子已经到了驿馆,该如何迎接,诸位倒是给个章程。”皇帝开口道。

国师朝传话的人问道:“来的可是大楚六殿下?”

“是。”那人忙道:“大楚六殿下,楚沉。”

国师闻言点了点头,却没有说什么。

礼部官员开口道:“虽然已经失了礼在先,但这终究不是咱们的疏忽,要怪也只能怪大楚行事匆忙,没个章程。但如今既然到了王城,咱们该依的礼,总归不能落了下乘,以免损伤了皇家的颜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