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后赵士铭本来是打算回乡再接再厉的,这时就有一位至交好友陆云朝就邀请他到家中读书。
陆家在江州也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家境比赵家殷实得多,也有许多科考所需的经史子集,而且陆云朝已经是举人了,下一步便准备应试,正好可以指点他许多,两人互相交流学问。
陆云朝是知道自己这位好友的才学的,只不过近些年时运不济才沉寂至今,加上两人交情莫逆,他便有心帮扶一把。
在他的盛情邀请下,赵士铭便答应了下来,托人传信给老家,拜托大嫂照顾他的几个年幼的孩子。
赵士铭在陆府一住就是一年多,期间两人还出去游学了几趟,拜访大儒名士求学。
赵士铭也不是不思念儿女的,他离乡赴考时幼女还在襁褓中嗷嗷待哺,二郎三郎他们也都还小,不知现在长高了没有,大郎也才启蒙了没两年,在家中可有忘了读书识字。
想到这赵士铭忍不住叹了一声。
身边的好友陆云朝安慰他道,“待你高中后再去接你的儿女,岂不是更好。”
赵士铭也明白这道理,他年少成名,中间却蹉跎了这么多年,赵士铭自己虽不曾消沉气馁,但乡里不少人认为他走背运,甚至觉得他以后也考不上了。
他若就这么回去,难免被人指点,连带儿女也遭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