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辈们则站在家门口等着。
按照益国传统习俗,举办丧事要请法师,信道就从附近的道观请,信佛就从附近的佛寺请,要是都不信,通常就按照地区习俗来,大部分人请的哪个,就请哪个,到了现代,谁也不请的也有很多。
老先生是拿过道门皈依证的,得请道门法师来操办,可附近还有另外的人仙逝,观里忙不过来。
左右联系,不断请求观主,终于找到了一位法师。
日上三竿。
白玉一般的水泥路尽头出现了两道身影,待得走近了,才看出是一老一小两名道士,老道士慈眉善目,小道士年纪也就二十出头,眉清目秀,沿着水泥路走来。
小道士有些疑惑地问道:“师父,我们不是该回玉京了么?为什么突然要来这里做法事啊?”
“因为有人请。”
“可是我们票都买好了。”
“你记住。”
老道士耐心的叮嘱他:“我们是道士,道士就该出去做法事。只要附近有人找到我们,除非实在去不了,都不能轻易拒绝。”
老道士抬头望向前方迎来的主人家,顿了一下:“这天地间啊,很少再有比死人更大的事了……”
“哦。”
“不过你要记得一点,在法事现场,你将会看到人生百态。”老道士顿了顿,“也许有后人嘻嘻哈哈,也许有后人表现得对法事并不敬重,这不代表他们不伤心,即使真的不伤心,也不代表他们不孝顺,即使真的不孝顺也不要去妄加评价。做一个沉默的看客,细细体会这些东西,去试着思考里面的原因。”
“体会什么?”
“我无法告诉你,你只能自己去体会,这是你自己的事。你能体会到的任何东西都是你的收获,而我告诉你的所有都只是我的答案。”老道士的声音平稳而温柔,“且去看吧,你是一个有玲珑心的人,别人的提点只会成为对你的限制,将你的天空缩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