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身为相国,赵姬除了大事,其他的基本不管,因此政务十分繁忙,回到府中也要处理到临近后半夜才能够处理完。
当然,若是吕不韦懂得放权,其实也不必这么辛苦,然而对于吕不韦这等热衷于权力的人,非要万不得已是不会放下权力的。
有些热衷于权力的人,就算是死也放不下权力,吕不韦倒是没有那么固执,真要事不可为,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历史上吕不韦受到嫪毒事件牵连,跟嬴政彻底离心离德,陷入巨大危机。
实际上宰执秦国多年的吕不韦不是没有反抗之力,尽管胜算不是很大,但真要不顾一切的反抗,秦国绝对不会好受,处理不好甚至会元气大伤。
幸进的嫪毒都有能力发动判断,更何况在秦国根深蒂固的吕不韦?
如果吕不韦铁了心要拼死反抗,造成的破坏绝对比嫪毒大得多,比秦国最大的二五仔昌平君熊启也不遑多让。
也许是放不下身后之名,以吕不韦的权势地位,世间绝大数东西都唾手可得,追求的更多的是名留青史。
也许是不忍奋斗一生的秦国元气大伤,也许是对嬴政心怀愧疚,也许是预见到了自己就算反抗也会失败。
种种原因之下,吕不韦没有孤注一掷的反抗,放弃了权倾朝野的权力,听从了嬴政的安排,离开咸阳,回到了河南的封地。
因吕不韦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劳,对秦国也有很大功劳,再加上还有很多宾客辩士为他说情,所以嬴政饶了吕不韦。
《重生之搏浪大时代》
只是罢了相邦的官位,文信侯的爵位,封地都还在,下场算不上差。
回到封地后,一年多的时间各大诸侯国的使者宾客络绎不绝的拜访,吕不韦也许是年纪太大,脑子不太灵光了,竟然不闭门谢客,反而公开接见。
这实在是太犯嬴政的忌讳了,也犯秦国朝臣的忌讳。
吕不韦执掌秦国那么多年,知道秦国多少秘密,对于秦国说是了如指掌也不为过,要是吕不韦投靠他国,那对秦国的威胁有多大?
别说投靠其他国家,就是从嘴中稍微透露出一些消息,对于秦国也会造成不小的影响。
因此,赢政派使者传信质问吕不韦,并下诏把吕不韦一家迁到蜀地去。
那个时候的蜀地还不是天府之国,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威力初显,还没有彻底发挥出来,山高路险,瘴气勐兽,除了少部分地方,其他地方都是作为流放之所。
既然最开始已经饶了吕不韦一命,嬴政也没想出尔反尔要吕不韦的命,只是打算将吕不韦迁到蜀地平原之处养老,隔绝跟六国的交流,消除隐患。
不过人与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那份使者送来的信是嬴政不满的发泄,也是警告,但在吕不韦眼里却是类似于最后通牒的逼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