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模特和摩托

“以后再唱,等你们以后学得差不多了,我会来教你们唱很多很多好听的歌曲。”

女工们显然没听够,老板虽然长的一般但嗓子确实不错,唱得好像不比录音机里的那些人唱得差。

但是老板不唱了她们也就只好散伙。

这些乐器需要一个人来妥善的保管,否则这些山猫野兽们估计用不了几天就会扒拉坏。

这个人选万峰认为非江敏莫属。

江敏是个内秀的人,虽然平日不爱说话但身上好像有浓郁的文艺细胞。平日爱看书,经常自己偷偷地哼个小曲,嗓子很好,念小学的时候敲过腰鼓。

要是让她敲定音鼓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呵呵呵呵,那一定是非常煽情的画面。

据栾凤透漏江敏还偷偷在纸上写一些一行一行的东西,不过她不知道写的是啥,她看不懂。

应该是写诗了。

想不到江敏还犯文青病。

八十年代的文学青年还是大有人在的。

上一世的万峰也是这个熊样,九二年到九五年他在汽车部件厂上班的时候也写过那些无病呻吟的玩意儿,还在渤海日报上发表过豆腐块,还到首都一个杂志去领过奖。

万峰相信服装厂里也一定有一批这样的姑娘。

既然有这么个群体那么办一个立足将威的小刊物怎么样?

让这些人有一个把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机会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文学青年最大的梦想就是自己的文字能变成铅字。

万峰觉得应该给她们一个这样的机会。

这是个不错的想法,申请一个刊号先办一个类似于北辽青年那样的小刊物,用32开本,以刊登地方作者的文章为主,发表将威的各种新人新事。

自然是要付稿费的。

这样初期是一定会赔钱的,等发展到有广告收入就能达到收支平衡了。

万峰没指望这玩意赚钱什么的,只要能收支平衡就行,他寄希望这个小刊物会成为一个宣传将威的平台。

纸质媒体还有二十年的黄金时期,两千年后就将被互联网取代。

这二十年的时间也能做很多事情了。

这个事情不知道江敏能不能挑起来呀?

白班下班的时候万峰找到了江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