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湾集团根本就没有上市的打算,第二条形同虚设。至于贷款,南湾集团将来需不需要贷款不好说,现在是没那种必要。
集团所有的项目都处于盈利状态,资金充裕,要贷款干啥?
至于外资,国内的资金他都不用会去用外资?
至于最后一条,集团的财务部门可以扩大其业务经营范围,这是不是鼓励你去搞金融呀?
金融这东西虽然来钱快利润高,但同样风险也大,这不是万峰要玩的区域。
当初刚创业的时候他就没准备往这个方向发展,一个是金融依托的是制造业,没制造业托着它什么都不是。
另一个原因是他对这个领域实在是陌生,上一世他对金融领域几乎像白痴一样透明。
所以,这一条对南湾集团也没什么卵用。
这份产业政策里关于贷款上市和合资的条例万峰是看了一遍就不再去看第二遍了。
他也没和外国企业合资的念头。
如果老外哪怕能把过期的技术开放,万峰是不反对找一个厂家合资的,但老外弄个过期的车型技术都对着你包着掖的,要你干啥?
老子宁肯自己一步一步地啃也不需要那种除了赚钱没有任何好处的合资。
这个政策里还有一条鼓励个人买车的政策。
从九五年开始,私家车将开始大规模地出现。
虽然政策放开了不少,但同样也缩紧了不少。
像第五十八条,新建、扩建、改造和中外合资、合作及技术引进的轿车、轻型车整车及发动机项目的承办单位,必须是符合本产业政策第十条要求的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其项目不分限上限下一律由国家审批立项,其余整车、发动机项目根据国家有关审批权限的规定按程序审批。各地区各部门审批的项目一律报国家计委、经贸委和机械工业部备案,1995年年底前,国家不在批准新的轿车、轻型车和整车项目。
从现在到九五年底要开新车厂,难度将是地狱级的。
还有一个就是皮卡在预料之中被划归到卡车分类里去了。
论产业规模,南湾汽车虽然是国家三大四小里的四小之一,但现在万峰可以很自豪地说南湾汽车一点不比一汽二汽差,至于尚气,一个专门生产轿车的企业还真没资格和南湾汽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