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说好的讲座呢??

--

傍晚时,齐意揣着一只红薯,一路啃,一路回宿舍。

钟青赫然在,坐在自己书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聚精会神地打字,时不时扶一下眼镜。

听见动响,大佬转头:“听继霄说你找我?”

“嗯嗯!你是不是在做锂电池?”

“他搞错了,我不研究电池。”钟青以为是程继霄对齐意乱说。“我现在的课题是氧定筛膜。”

“啊?”齐意有点迷茫。

“就是通过高性能膜,把氧气从空气中直接筛出来的技术。”钟青解释道,右手中指推了下眼镜中间的横梁。

“那这和电池有关吗?”齐意跳过不懂的部分,直接问到最关注的问题。

“你说锂空气电池?”钟青反问,“可以有关。”锂空电池必须以纯氧为正极,如果他能找到一套轻便的制氧方案,的确有可能被运用到锂电池上。

但是锂电池最致命的问题是,负极在放电的过程中会生长出锂枝晶,一旦捅到正极,就会造成电池爆炸——这是钟青对锂电池的全部了解了。

可以有关,那就还是有关了。

齐意兴冲冲跑到自己桌前,拿起一沓废稿纸,不分好赖递给钟青:“大佬,你看看这个。”

钟青跟他对视一眼,伸手接过,一张张翻了起来。

在外行人看来,齐意画的这一堆是艺术作品,线条小而密,各类几何体的组合,严谨而优美;而在钟青眼里,几乎每一张都是似是而非的复杂化合物结构。

形态很像,可以看出来都是有机物,但具体是什么他不太确定,不像是常见的那些,直到——

“碳纳米小球?”钟青扬起一张不那么微观的草稿。

他做氧定筛膜,对其他的制氧方式并不陌生,比如PSA(碳分子筛)制氧。齐意画的这个小球倒很像碳分子筛,只是结构似乎不太常见,似乎有多层,里层是一段碳纳米管。

“这个是,二氧化硅?”钟青翻了一页,是碳纳米管的结构剖析,其上还附着了其他物质。

他忍不住拿起一支笔,在自己空白的草稿本上写写画画,喃喃自语:“这样的结构可行吗?可能会不稳定……”

钟青自顾自算了一会儿,才抬起头来,重新和齐意对视:“我明天拿去给导师看看。”很有意思,比他现在的课题有意思许多。

齐意站得腿酸,早就坐下了,闻言挺胸坐正:“哦,好呀。”

“这两张我就不还你了。”钟青把那一叠稿纸递回给齐意,扣留了两张画着小球图案的纸。

“咕叽——”齐意的肚子轻鸣了一下。

是红薯的锅。齐意脸色微红。

“饿了吗?一起去吃晚饭?”钟青很是关切,他觉得齐意跟他一样,还没吃晚饭。

“好。”齐意忍不住咽了口口水。

钟青不说还好,一说他就想到中午看到的章鱼小丸子小摊,油一煎,“滋滋”冒香,小丸子圆鼓鼓的,就跟他画的那几个小球一样,中间还有馅儿。

虽然已经吃了一碗粉又一只红薯,但齐意感觉自己胃里还有空间,还能装好吃的!

--

齐意捧着一份金黄的章鱼小丸子,慢吞吞地走进回学校前最后一条小路里。

这里是学校东门,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门,入口设置得既路况复杂又显偏僻,只供行人通过。不过一般走这里的只有燕大师生,即使现在几乎一个人都没有,也不会让人觉得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