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就在她要辍学的前一天,下乡支教的年轻男老师找到了她,告诉她自己会资助她读完大学。

那一刻,女主将男老师当成了光。

为了追逐上男老师,她拼命学习,只为了有一天能报答对方。

这个剧本里面没有爱情,在剧本里隐隐约约能够读出来女主在初中时期对又帅又温柔的男老师是有一点憧憬的,那种憧憬带着青春期的迷惑,但也仅限于憧憬。

随着剧情的展开,女主的光分为了三个阶段,也代表了女主三个不同的人生转折。

她一开始将老师视为光,目的只是为了追赶令她崇拜的男老师,就连后来考上大学选择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也只是因为男老师当年学的是这个专业。

第二个阶段是她上大学后,她慢慢开阔的视野和思想因为所学专业的使命感而改变。

她的光从追逐男老师变成了为报效祖国。

她将所有的经历都放在了火箭和卫星制造上,看到自己参与火箭装载着卫星飞上太空,看着电视机前里所有科研人员兴奋喜悦的眼神,女主那一刻追上了自己的光。

她的第三阶段的光,是她弟弟。

一次吐血,让女主体检后发现自己癌症晚期。她将自己的角膜捐给了自己的弟弟,成为了弟弟的光。

桑九池翻阅剧本的速度很慢,编剧的笔力非常强,轻松地就将他带入到了故事中。

女主从一个懵懂的逐光少女渐渐成长,再到后面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光,最后成为别人的光。

从开始到最后,用平缓的描写手法讲述了一位并不平凡的伟大女性。

男主是那位年轻的男老师,但两人没有爱情戏,在这部电影里,男主更像是女主的人生导师,每当女主遇到挫折是男主总能让她重燃希望。

自己饰演的男二则是女主的弟弟。

弟弟比女主小四岁,他自学了盲文,又上完了盲校。

后来女主上了大学,为了给姐姐减轻负担,弟弟一边学习盲人按摩,一边继续读书,偷偷学习火箭相关的专业。

在女主不知情的时候,她早就成为了弟弟的光。

女主死后,他得到了女主的角膜。

当他睁开眼睛的一刹那,他的眼中泛着泪水,看到了外面挂在天边的星光。

再后来,弟弟考上了女主所在的大学,继承了女主的意志,终身致力于火箭和卫星动力系统的研发中,最终成为了享誉国际的火箭卫星动力专家。

在无数次的采访中,记者问他从事这个行业的契机,他的回答永远都是:“因为我在追逐光。”

女主,是他永远的光。

这部电影更像是群像剧,每一位演员的人设都非常饱满。

像女主,她看起来是最柔弱的,反而她才是最坚强的那个。

而一直安慰女主的男老师,一开始之所以下乡是因为他有抑郁倾向,为了逃离城市才来到了这个小村庄。在他后来的单元里,他自己也说过自己根本不是什么崇高的老师,他只是把女主当成了慰藉。

女主灿烂的笑容给了他活下去的希望,女主追逐他的时候,他也因为女主自身的光芒而得到了救赎。

至于桑九池饰演的盲人弟弟,则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父母死后为了不被抛弃,他刻意将自己装扮成人畜无害的小可怜,但在无人的时候总是会暗自抱怨世间的不公。

这个角色一开始并不讨喜,他的阴郁性格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拉仇恨。

桑九池阖上剧本,长长吐了一口浊气。

这个剧本,真的很好。

“周哥,我很喜欢这个剧本,我想演。”桑九池看向周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