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利的很。钮祜禄娘娘还同我们说了一会子话呢,问想不想家。咱们太监是无根的人,紫禁城就是家,自然说是不想。”另一名太监接话,“钮祜禄娘娘说,今年中秋节,翊坤宫准备自个做月饼,到那时候往茶房里送几块,让大家都尝尝。”
“这是好事,那咱们就盼着了。”安慧擦了手后进屋,玛琭也跟着她进屋。
因为安慧没介绍太监给她认识,她就只冲他们友善地笑了笑,没说话。对方也没主动理她。
“你不用跟着我拣。”安慧拿了货架上竹筐,坐在里屋中央的八仙桌边,开始挑拣茶叶。
“你先认茶叶吧。正拣的叫苍溪红茶,是太皇太后爱喝的,每个月要往慈宁宫供送一斤八两。太皇太后讲究,我们要把残叶断片拣出来,保证泡出来茶,每片叶子都是完整的。”
盛放茶叶的陶瓷缸外面,贴的都有名字。上面的字,玛琭基本都认得,只是写的不好。入宫前,她阿玛再三交待,识字的事,不许对任何人说。
她只好说了谎话。
此时,又不得不把慌话说到底。每看一种茶叶,她就问名字。
安慧不但没有觉得烦。还一一介绍茶叶的产地口味,以及其中的一些小典故,偶尔还说这种茶哪处用的多。
“每种茶叶不但要认得,还要了解相关的东西。主子们有时候会随口问。回答主子们的问话,这是差事的一部分。”
“嗯。安慧姐,我会好好记,不会给师傅丢脸。”玛琭无视蹲在货架上,打量着她的橘猫,一心观察茶叶的形态颜色,并且不时的放在鼻子下闻闻。
她对气味敏感,这对认识茶叶十分有利。
但为了显示自己的认真,即使记着一种茶叶,也故意翻来覆去的多看一会儿,多闻几次。
在她辨认到第七种茶叶的时候,安慧向她提过的杏儿回来了。容长脸,身材高挑,约摸十八九岁样子。与安慧的装束一样,草绿色的旗服,外罩老绿色的对襟短褂,小把头上插戴了两朵浅绿色的绒花和一枝素银簪。
大约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走进来的时候,脸色阴沉着。
“怎么?没得赏啊?”安慧笑着问道。往小主宫里送茶,是好差事,尤其是万岁爷的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