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 44 章

“看样子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啊。”嬴政等所有人吵完,“既然没有结果,那有意见的各位下朝后再想个章程出来,明日和推恩令一起讨论。”

刚刚还一脸温和的安抚老臣的嬴政,此时话里话外就是学馆他是建定了,至于怎么建,官员怎么选还有回旋的余地。

然后又讨论了一下攻韩的事情,对战争非常熟悉的秦国朝臣就是这个庞大战争机器的一部分,飞快的各司其职,确定了粮草、军力、将领等等事宜后,嬴政就宣布退朝。

君上发话,没人再敢多说话,蒙骜率先行礼,然后朝堂上就齐刷刷地跪了一大片,恭送秦王离开。

顾衍叹了口气,第一天上朝他就感受到了嬴政浓浓的搞事气质。虽然他也很赞同尽快将很多事都提上日程,但嬴政未免太着急?国内改革,对外战争,他真的压得住?顾衍皱着眉头,决定尽快的立下更多的功劳,至少能在朝堂上助嬴政一臂之力,而不是像今天一样,要躲在蒙骜的身后。

他杵着手杖打算离开秦宫,去窑场看看新出炉的纯碱和氯化铵。如果能将氯化铵投入生产,增加粮食亩产,到时候他就去跟着军队混个军功,有了爵位,他才算在秦王朝堂上有了立足之地。

正考虑着,有寺人匆忙向他走来,传王上旨意,留他详谈。

“太保。”顾衍刚进殿门,嬴政就从王座上下来,拉着他走到席边坐下。顾衍感觉到对面还有人,于是又起身行礼,这才端坐席上等嬴政发话。

“刚刚寡人已和博士官商讨了建立学馆之事,儒家博士们都非常赞同,寡人打算将此事交给卿和众博士官来办。”

顾衍已经习惯了嬴政走一步计划百步的风格,闻言也没有诧异,“如果在学馆中选官,那教学内容......”建立学馆的第一个目的就是用科举考试打破如今被贵族垄断的官员体系,教学的内容自然是要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这种教育就和现在贵族学的君子六艺没有什么关系了。基础教育自然不会分科,但若是真的有勤勉的学生能读到可以为官的境地,自然要专精一门。

“太保思虑周全,臣和王上也商讨了一个浅显的方案。”博士官开口,“太保有现成的蒙学书,臣看过之后深觉太保大才,只需再稍加诗文就可直接推广。至于蒙学过后,可考核众学生再则优教其文法,为吏之道。”

“为吏之道学完就可以去亭、里任职。有了三五年的为吏经验,想进修者可以报名参加太保口中‘科举’考试,优者入太学分学农、政、工等等科目。此后再由博士们评优劣者分管地方或在中央为官。”

嬴政笑着说,“这样也能更快的培养出亭、里官吏,也给黔首上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