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希望,这个灵光一闪的决断在未来可能失败的时候,不会给百姓和国家造成不能接受的后果。
直到祭祀结束,顾衍回到家中还在心里琢磨这件事情。
“羡之,你不舒服吗?”最后还是顾昭见他心神不宁,轻声问道。他的弟弟身体向来不好,今日祭祀从天未亮时开始,一直到下午。天寒地冻的,他有些担心顾衍的身体。
听到顾昭的话,两人的父亲顾悯也温声问道,“是羡之身体不适?”
顾衍摇摇头,“身体并无大碍,只是衍心有疑惑,一时难解罢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困惑告诉父兄。
坐在主位上的顾悯笑着捋了捋胡子,和自己的长子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笑意。自己这个聪慧的儿子很少求助他们,这还是第一次呢!
“当权者在做决断的时候,确实如你所说,往往都是灵光一闪。”顾悯笑着回答,“但,这个灵光一闪却不是一瞬间就能形成的。”
“不是一瞬间?”顾衍疑惑的说。
“正因为我们很清楚,自己的决定会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所以每一个决定在潜意识里都是谨慎的。不是说这个突然冒出的决定很谨慎,而是为了培养一个高位者,每一个家族都非常谨慎。我们学礼读书,遍识百家言,一切的学习反思都是为了在需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潜意识可以在一瞬间帮助我们做出一个......”顾昭有些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想了想最后选了个,“良好的决策。”他看了顾衍的那些书,也学会了新鲜的词汇。
顾悯等自己的长子解释完才笑着说,“如果你想问,为什么不思考后再决策的话,你现在的状态就是答案。”
顾衍想了想自己的患得患失,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如果所有官吏和君王都像我刚刚那样患得患失,恐怕就没有人敢做实事了。”
“所以,羡之。”顾悯平和的对自己的次子说,“你应该对自己受到的教育有信心,在你做出决定的时候,应该已经想过这些情况了,只是你的自己不知道而已。我们教育你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为了在你需要做决定的时候,不会做出自己在未来承受不起后果的决定。你不需要否认自己曾经的努力。”
“我没有否认自己的意思,我可能只是......”顾衍抿了抿嘴,“需要一些他人的肯定。”
“为父知道。”顾悯摇摇头,“你真应该去其他国家走走,听听那里的百姓究竟把你形容成了什么样的人。”族里的子弟游学回来,总是在说六国的百姓们听到他们姓顾,自秦国来就会围上来打听顾衍,满满的溢美之词说出来都让以谦逊闻名的顾氏族人不好意思。
那些教大家识字的纸,刻意被传播的种地方法,当然还有赞美秦王和秦丞相的戏剧,都让六国百姓对顾衍,顾羡之这个名字有无尽的好感。更不要提他节制秦军,不让秦军扰民的行为,简直就是好感加倍。
“不会是恶秦的走狗吧?”顾衍也笑了,开玩笑道。他其实不太清楚他在六国的风评,但是秦国名声不太好,他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你要是愿意去别的国家,那些臣子愿意当你的走狗。”顾昭对自己弟弟消极的评价很是不满,在他看来他的弟弟就是神仙再世,哪里是可以这样侮辱的?他自己侮辱自己都不行。
两兄弟拌嘴,顾悯笑着看他们像小时候一样为无关紧要的事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