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

这其实就是绕过了那些早就被排挤出朝堂,有宗室之名又毫无宗室之实的贵族们。以韩国为例,韩伯的爷爷是韩王,他的兄弟就是宗室,而这些宗室的子孙和韩伯的血缘关系就比较远了,这些人数众多的宗室可以按照推恩令接管韩伯的土地,因为人数很多要不了一代估计这些封地就会被瓜分成一村一里,对中央不会造成威胁。

嬴政挥手让顾衍带着人讨论后给他一个明确的方案出来后,接着说,“那贵女们呢?”刚刚只说了那些子弟,还没有讨论贵族女子。不要小看这些公主,娇娇们,她们接受的教育不亚于男子,而且她们嫁人后会给夫家生下继承人,那些继承人从小被这些一心复国的贵女们教育,嬴政都不敢想后果是什么。

这就是顾衍的另一个计划了。

按照嬴政的想法,当然是要把这些贵女们带来咸阳的。但他可不打算每年拿出一半的税收养这些秦王‘后宫’,既然国破,她们也失去了贵族身份,难道不应该劳作?

他原本是想要在秦国境内推广流水线工厂作业的,但奈何大家自给自足惯了,对他的工厂毫不心动,即使他和朝臣们说这样可以节省非常多的人力和时间,也没有人接受这种高效率的工作方式。

毕竟,这种把人放在一个屋子里重复一个动作的劳作,听着就非常的不仁道(3)。

可是为了应对日后西方的问题,嬴政需要更高效的生产方式。刚好被查抄了家产的贵族们就成了顾衍可以利用的对象,尤其是死了父兄、夫君、儿子的贵女们,无地无权又不让嬴政放心。那就为帝国的诞生奉献自己的力量吧!

当然,顾衍也不打算真的迫害这些娇娇们。只是给她们找个事情干,不至于让她们没有任何生存价值就行。至于其他的,他打算利用这些贵族女子的身份,向百姓推广一件事。

“女子心细,见宣太后可知,在智慧上并不输男子,只是少有女子读书罢了。但除了秦、楚两国外,少有地方任女子为官为商,大部分女子都是在家照顾家人。可,平民之家财货不丰,有甚可照料的?”顾衍将自己对贵女们的安排说完后,开始介绍自己的另一个计划,“所以其实我们浪费了很多劳动力,若是宣传这些贵女也在工作的事情,可以让百姓们以此为例,让女子走出家门参与劳动。”书院收学生是不论男女的,只要能把这种女子也可以经商为官的观念传递给百姓们,以后各地书院里的女孩自然就多了。

秦国本就是允许女子参军为官的,经商更不用说,所以顾衍这个提议并没有遭到什么反对,再加上解决了那些贵女的安置问题,所以很快这个建议就被采纳了。

而这边,坐在丞相府和甘罗下了一早上棋的韩非心不在焉。他猜到了顾衍这次上朝是为了讨论如何处置还沉浸在秦国不杀他们美梦中的族人们,可不知为何,他竟然生不起提醒他们的念头。

“非先生师从荀子,某可以问一下,荀子是什么样的人吗?”

作者有话要说:(1)好像前面说过,不过我还是再写一遍吧。嬴政废除了冠冕制度,所以再重要的场合,他都不带冕旒,不穿玄衣、纁裳、白罗大带、黄蔽膝之类的大礼服。

(2)重臣见君王不拜,行上揖,君王对和自己无血缘关系的重臣行下揖,对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重臣只用向下稍稍推手就可以了。前面说过,嬴政和昌平君、昌文君有血缘关系,顾衍和昌平君有血缘关系,所以嬴政和顾衍是非常远的远亲。

(3)秦国是有流水线作业的。但匠人们大多数是一个人负责很多个工序,并不是长时间单一重复的做一个动作。这种西方发明出来的劳动方式,其实不符合传统中国文化中,对“人”的思想的看重,也不符合“仁”。所以除了惩罚犯人外,很少会有普通匠人进行这种重复性非常高的工作,就是纺纱都有机器的!

顺便说一下,虽然战国时期女子的地位比较高,但在大部分国家的女性还是以相夫教子为主要工作。只是在很多权力上会得到法律保护,比如离婚、改嫁、徭役赋税减免什么的,大家只是主观上尊重女性,但还是会觉得为官经商什么的不适合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