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苗的目光落在信上,眉头轻轻一蹙,她知道这位阴尚书是阴慧珍的父亲,在京中替玄郎出声,告知朝中发生的事情。
阴家与杨家的关系密切,汝南太守阴敦与玄郎是结拜兄弟,其弟阴绩是顺阳太守,最近府衙工部曹阴华庆升任了北青州东莱郡主簿,阴家子弟有二十余人在玄郎麾下任职。
孔苗想到玄郎年前写信给父亲,让他前往北青州担任治中之职,父亲以静心写书育人为由婉拒,只是推荐了数名弟子前往入仕。
相比之下,自家对玄郎的助力远不及阴家,孔苗的心中生出隐忧,想起嫂子暗中的叮嘱,让自己小心那个姓阴的女人,别让她欺到头上。
杨安玄感觉到孔苗手劲异常,念头一转明白过来,心中暗叹齐人之福并不好享,今年过年一家人守岁,孔苗和阴慧珍互相之间表面客气,透着戒备和冷漠。
杨安玄想通过孩子们在一起玩耍增进感情,但阴慧珍的身份特殊,不能在人前显露,偶尔带着几个孩子到杨湫的住处玩耍,效果并不明显,看来以后要多想些办法。
放下信,杨安玄为转移孔苗的注意力,随口问道:“苗儿,前两日你到慈幼院察看,情况如何?”
杨安玄为救助境内孤寡及无生活能力的小孩建慈幼院,如今所辖郡县至少都有一家,经费由官府拨付和义士捐赠,像襄阳这样州治所在,有三家慈幼院,除了一家是官府所办外,其他两家分别由孔苗和杨湫资建。
慈幼院组织老人教孩童一些生活经验,学庠的老师每旬两次教他们识字,还会根据不同的年龄组织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少年满十二岁的孩子会安排到面馆、饭肆中打杂、洗菜,晚间又回到慈幼院中歇息。
杨安玄要收百姓之心,这些孩童自幼受惠于他,将来肯定是他的死忠,这些人杨安玄分外看重。派出循行专门查看各县有无贪污慈幼院钱粮,虐待孩童之事,十数颗人头、数十人贬谪以及大笔的罚没让人清醒地认识到慈幼院是杨刺史的逆鳞所在。
孔苗果然被杨安玄的问话转移了注意力,想起前两日与杨湫、赵萱、张兰等人到慈幼院,听到一名老者说起他颠沛流离的一生,眼眶不禁湿润,道:“玄郎,奴前日到慈幼院中听陈管事说起往事,着实让人同情。”
老者是冯翊人,前秦苻坚率军南下被征役其中,淝水大战前秦失败后他被晋军俘虏,被押往吴郡屯田,司马元显下令召隐户进京他逃到京口,孙恩作乱又跑到广陵,后来随流民来到襄阳,打算乞讨返还冯翊,埋骨家乡,到襄阳后流落街头,被人送到了慈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