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视察海州

此时忠义军的经济,高度依靠南宋,而赵泰现在又没有一支强大到能够控制,影响南宋决策的军队,那么一旦南宋那边出问题,忠义军的经济就会遭受巨大打击。

这次南宋三路北伐,只有两淮出兵,给赵泰提了个醒,南宋内部的斗争比较激烈,主和派随时可能再次上台。

赵泰和郑清之走得那么近,一旦主和派上台,他们必然不会允许赵泰轻易从宋朝赚钱。

因此赵泰有必要,再寻找几个市场,来分担风险。

王文统提到高丽,让赵泰觉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比于南宋,高丽国小,赵泰打开他们的市场后,高丽若是做出什么不利于赵泰的决定,赵泰可以兴兵,直接让高丽王改变主意。

想到这里,赵泰不禁颔首,“把货物卖去高丽,这个主意不错!”

海州,东海岛。

赵泰将大批工坊,迁到海州后,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此时,海州人口已经多达五十万,其中近三成的人口,都围绕着捕鲸和肥皂制造两大产业。

另外,随着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海州城内还衍生出了,皮革加工,鲸油炼制,鱼肉腌制,以及造船等行业。

海州城外,海州县令周荣,指着一片田地道:“大王,那里原本荒废,现在已经被开垦出来种上了麦子。”

赵泰控制山东南部几个州后,势力逐渐强大,便有不少人慕名来投。

这周荣就是其中之一,他原本是金国的县官,蒙古控制山东后,便弃印回乡。

赵泰颁布招贤令后,他从乡间出来,投靠了赵泰,被委任为海州知县。

赵泰顺着他手指的大片农田望去,只见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地里有三三两两的农人正忙碌着,微微颔首道:“做得不错!”

“回禀大王,海州临近大海,境内许多土地,都受到海水影响。现在卑职正组织人进行治理,等土地治理好,能够耕种的土地,就会更多了!”周荣道。

临近大海,或者河流泛滥的区域,土地都有盐碱化的问题。

海州这边没有经历大的战乱,再加上赵泰迁进来不少人口,所以土地不太够用。

赵泰问道:“那片土地是经过治理的吗?”

周荣颔首,“那里原来十分贫瘠,臣组织百姓,用清理沟渠的污泥,铺在上面,进行了一些改造。”

赵泰道:“可以改造的土地,多不多?”

周荣道:“还有很多,且多是无主之地,只是改造难度很大!”

赵泰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远方临近大海,一望无际的大片土地。

周荣道:“若是大王能够给臣拨一笔钱粮,臣有信心,将那边也治理好!”

赵泰赞许颔首,“民以食为天,粮食关系国家安全,也是军队的根本。只有粮食充足,百姓才会安定,军队也才能强大。周县令你做的不错,今后将前途无量!”

周荣闻语大喜,“多谢大王赞誉。”

赵泰的话,让周荣大受鼓舞,想要大干一场,于是道:“臣恳请大王能够给臣再调拨一点人手,臣保证三年内,让海州实现粮食自给,并且每年再向藩府上交五万石粮食!”

赵泰对周荣的热情很满意,不过他此来却并非视察海州的农业。

邳州和滕州那边,有大片的无主荒地,稍微整理,就能够耕种,不用似海州这边下那么大功夫。

在赵泰的规划中,海州乃是以手工业和进出口贸易为主,是赵泰从南宋、高丽、倭国赚钱的主要港口。

赵泰微笑道:“开垦土地的事情,你先放一放!孤这次过来,是另有一事要吩咐你!”

周荣疑惑道:“大王有何吩咐,臣一定去办!”

赵泰询问道:“孤想看看,海州的造船工坊!”

赵泰要发展海外贸易,需要大量海船,另外海州捕鲸、捕鱼行业,也需要大批渔船。

海州渔业和对外贸易发达,每天都有上百条渔船出海,也有十多条商船进出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