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略作思索便痛快的同意了下来,那封信留在自己手里实在是没多大的意识。它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博物馆展览柜,至于那封信公开之后会不会打了阴国人的脸,不管安德烈还是石泉,明显都对此充满了期待。
“我又欠你一个人情”安德烈郑重的说道。
“希望这个人情能在您的手里保存的久一点。”石泉开了句玩笑,将话题又拉回了刚刚的委托上,“安德烈先生,找到您刚刚说的那艘船的时间有没有什么要求?”
“不用太急,只要在极昼到来之前就行,你们还有足够的时间。”
安德烈含糊的规定了一个宽泛的时间范围,立刻将话题转移到了第二份委托上,“现在我们来聊聊第二个委托吧,这次的委托其实来自一个同样会来参加观礼的美国人。而且巧合的是,他的委托和你们华夏还有关系。”
见石泉疑惑的看着自己,安德烈笑着说道,“客观的说,二战中美国人不但援助了苏联大量的军事物资装备,同样也向你们华夏提供了大量的抗战物资。他们虽然夸大了自己在二战中的作用,但也确实为二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驼峰航线?!”石泉瞬间猜到了对方话里的意思。
安德烈笑着点点头,“发布委托的人除了是这次仪式从美国邀请来的民间代表之一,还是当年曾经值飞驼峰航线的飞行员后裔,同时也是我的商业合作伙伴。尤里,这就是我希望你来参加观礼的另一个原因。”
第654章 吕谷先生
在冰天雪地的终年不冻港摩尔曼斯克游玩了几天的时间,安德烈的运输船也在众多媒体和当地居民、官兵以及受邀参加观礼的看客中缓缓靠向了提前清空的码头。
纵然二战已经结束了将近一个世纪,纵然苏联也早已经分崩离析,纵然如今的俄罗斯和美国依遵循着苏联时代的传统相互看对方不顺眼。
纵然有众多不同的价值观,但至少在二战时代那场史无前例的共同抵抗法吸嘶侵略的战争上,大家都还保持着一致的历史认同。
在几架拉着彩色烟尾的战斗机飞过码头上空的同时,半路上就已经将船名临时用英语涂装成了“丹尼尔·摩根号”的运输船,在几乎连成一片的闪光灯中缓缓靠上了码头。
随着货船舱门缓缓开启,一辆辆仍旧满载着物资的道奇卡车和没来得及加入战场的谢尔曼坦克,被牵引着缓缓穿过挤在道路两侧的人群和记者,穿过覆盖着街道和那些换上苏联军装的游行人群,最终停在了二战纪念碑“阿廖沙”旁边提前开辟的露天展区里。
而那些卡车上装载的援助物资,也将被送到了一栋临时搭建起来的宽大玻璃温室里进行展出。
在众多镜头的注视下,驻扎在摩尔曼斯克港的海军代表穿着苏联时代海军的制服,和一位同样特意穿着美国二战时代海军制服的代表各自在阿廖沙脚下的长明火旁放下了一束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