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皙自个儿痴心妄想也就罢了,居然还真有人跟着弘皙一起做着大梦!不少宗室子弟和弘皙秘密来往,领头的几个有弘昇、弘普、弘昌、弘晈,这都是些什么人?
弘昇是康熙第五子恒亲王允祺的长子,雍正四年因办理事务不力,被雍正革去世子之 位,雍正勒令允祺对弘昇“在家严加训诲”,乾隆继位后施恩,重新启用弘昇,派他监管火器营事务,显然,弘昇贪心不足,对这一安排并不满意;弘普是庄亲王允禄的次子(允禄长子同样早夭,实际为长子),允禄在乾隆登基之初便被任命为总理事务大臣,监管工部事务,食亲王双俸,没想到却任由儿子跟弘皙越走越近,说不准允禄自己都跟弘皙不清不楚!
至于弘昌、弘晈分别是怡亲王胤祥的庶长子和嫡次子。胤祥是康熙第十三子,在世时与雍正最为亲密,不仅生母被追尊为敬敏皇贵妃,开创了皇贵妃从葬帝陵的先例,自己也得封铁帽子王,在过世之后,雍正还特将其名字改回“胤”字,成了兄弟中不必避讳雍正名字的唯一例子。胤祥对雍正忠心耿耿,儿子却都是些不省心的,弘昌早年便被其父圈禁在家,弘晈也在父亲的安排下让位给亲弟弟弘晓,没能继承世袭罔替的怡亲王爵位,二人愈发心有不甘,和同样别有居心的弘皙勾搭成奸,倒是白费了允祥一番苦心安排。
乾隆冷笑,朕就是对这些人太好了!
只是如今没有证据,乾隆只得暂且忍下这口气。表面上,乾隆对宗室依旧是一副和风细雨的模样,暗地里却让福彭带人收集罪证,争取将弘皙一党一网打尽。
*
乾隆四年不算个太平年份。
开年没多久,一封奏章送到了乾隆桌前,上折子的人没人认得,奏章却在朝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折子里弹劾弘皙与庄亲王等人“结党营私,往来诡秘”,乾隆立刻着宗人府查问。
起初弘皙并不招供,然而很快,一个叫福宁的弘皙亲信告发弘皙有弥天大罪,再经宗人府审查,与弘皙来往极多的巫师安泰供出,弘皙曾向他询问“准噶尔能否到京,天下太平与否,皇上寿算如何,将来我还升腾与否”等语,又查出弘皙竟然仿照内务府之制,在自己府邸内设立了掌仪司、会计司。内务府可是管理宫廷事务的机构,弘皙如此做法,俨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事情性质起了变化,“谋逆”二字被摆在了台面上,前朝九子夺嫡的阴影似乎又笼罩在了朝堂之上。乾隆龙颜大怒,直言弘皙和当初的允禩允禟一样“居心大逆”,最后,弘皙虽然加恩免死,但革亲王,除宗籍,永世圈禁于景山东果园。
至于其他的从犯,乾隆许是顾及登基以来的仁政,低调处理,说一众从犯只是愚蠢庸碌,并不像弘皙一般居心险恶,庄亲王允禄被革去议政大臣等职,罢双俸;弘昇圈禁,弘昌、弘普除爵,宁郡王弘晈的爵位是雍正所封,乾隆不好撸掉,保留了爵位,但是永远罢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