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乾隆进门,皇后露出笑意,伸出手让朱赫嬷嬷扶着起身迎接,“皇上来了!”
“来瞧瞧你。”乾隆快步上前,接过朱赫嬷嬷的位置,亲自将皇后扶着坐下。他抚上皇后的肚子,“今天感觉怎么样?儿子乖不乖?”
皇后这胎怀得艰难,孕早期时害喜十分严重,到后来虽然不再恶心呕吐,但随着胎儿越来越大,其他症状也逐渐出现——腰酸背痛,心口灼热,双腿浮肿,夜间睡不安稳,时常需要如厕……乾隆光是看着都觉得辛苦,不免对皇后十二分的心疼。
提起孩子,皇后心中软成一片,连带着神情也温柔了许多,她期盼孩子太久,身体上的不适也不觉得苦,“他知道体恤额娘,今日乖得很呢。”
“算他识趣。”乾隆挑眉,此时却突然感觉手下有什么动了一下,不由面露惊喜看向皇后。
皇后也感觉到了胎动,弯起眉眼对乾隆笑道:“这是和他汗阿玛打招呼呢!”
乾隆声音里都是爽朗的笑意,“这小子!”
夫妻俩说了一会儿私密话,才开始说正事。皇后对乾隆道:“早上纯贵妃来问,六阿哥到了年纪,是不是今年该种痘了?”
乾隆点了点头,“太医正在准备,日子暂时定在下月初九。”
“也不知会不会有事……”孕期间情绪敏感,皇后忆起过往,轻声叹气,“永琏种痘的时候我熬了整整两日没敢闭眼,前两年永琪种痘,也是凶险得很。”
这么多年过去,永琏夭折留下的创伤渐渐愈合,怀孕后又迎来新的盼望,皇后如今再提起早逝的儿子,心情也变得平和不少。乾隆让皇后靠在他怀里,轻轻摩挲她的手宽她的心:“放心吧,永瑢身子骨素来不错,定然能平安度过的。”
皇后笑着点了点头,又问起他另一件事:“下个月便是亲蚕礼了,如今我这个模样定是参加不了,亲蚕礼要怎么办?”
汉语里说“男耕女织”,与农耕一样,汉人自古以来都十分重视蚕桑。自周代起,便有皇后主持亲蚕礼,祭拜蚕神即黄帝的元妃嫘祖,并演习养蚕织丝之术,目的是为天下织妇做出榜样,鼓励民妇勤于织纺。
满清文化里本没有这些讲究,但自入关之后,汉化程度益深,乾隆耗费人力物力,在西苑太液池北端建造了蚕坛桑林,意欲恢复蚕桑古礼,拉拢汉民人心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高自己皇后在汉民心中的地位。
乾隆九年,蚕坛建成,自此每年三月,皇后都要率领妃嫔、公主、福晋来到祭坛举行先蚕礼。只是今年皇后身怀六甲,行动不便,且产期就在四月,随时都可能临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皇后自然不敢再揽下这个活——她可不敢像纯贵妃一样,挺着快要生产的肚子完成了不知道需要跪多少次的贵妃册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