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这大概就是上辈子池宁的策略了,但这辈子,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池宁终于还是有了不一样的想法。

当然,也是因为太后在与池宁协商的时候,像是预感到了什么,主动让步,表示当尚尔找回张精忠等人的尸骨时,她会和王洋一起,还张精忠一个清白。

“哀家当时并不知道张精忠等人保护了我儿杀出重围,这才……”太后在该让步的时候,也是个不错的演员,或者说,当一个平时以冷血著称的人,只稍稍表现出一丁点的情绪,就已经足够迷惑旁人,觉得自己看到了对方可以被称之为人的一面。

但这不过是错觉罢了。

至于池宁到底信不信太后的说辞,那就只有他自己心里知道了,表面上他说的是:“有老娘娘这句话,就足够了,臣和臣的师父都是一样的忠心。”

王洋是真正的惭愧,他之前在宫变的时候知道了张精忠对天和帝的誓死保护,回去之后彻夜难眠,脑海里一遍遍的回忆着过去看到的、听到的,对张精忠等人的口诛笔伐,这样谩骂一个忠臣,实在不是君子所为。王洋忍不住扪心自问,自己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了吗?

池宁却笑了,他要的也不过就是这样一个惭愧与道歉而已,毕竟他师父从没有后悔过自己的所作为我。他对天和帝的忠心,是他真正想要做的事,不是为了得到谁的肯定。

池宁了解自己的师父,哪怕背负骂名与不理解,他也一定会坚持下去。

他了解他,却不理解他,但他会尊重他的意愿。

“大人大可不必耿耿于怀,能救下陛下,我师父就已经能够瞑目了。我不是在卖乖,又或者是卖惨,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张精忠没有执留在人间,就是最强有力的证明。他在死前保护了天和帝,贯彻了自己的忠义,对于他来说这辈子就值了。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王洋有感而叹,“我自负清明,却到老了才看透人间真实。”

“这是哪里的戏词吗?”池宁一愣,觉得这话说得真的很有道理。

“是个对联,不过现在被很多说书的先生用去当定场诗了。”王洋听了那么多说书人讲的故事,却在今天这一刻,才真真切切地明白了这对联的意思。

池宁与王洋在宫门口分道扬镳,王洋回家,池宁则转道去了东宫。

他把小太子闻宸从书籍的海洋里解救了出来,再次变成了殿下口中“全世界最好的临伴伴”,看着眼前唇红齿白的小孩,池宁就莫名地心情好。

“臣想与殿下说点掏心掏肺的话。”

池宁这么说完,就带着小太子去了东宫北边的书阁。这阁楼是今年因为太子入阁而新粉刷的,朱栏,玉砌,层层飞檐,凭高远眺时可以将整个东宫尽收眼底。

池宁带着太子上了五楼,双双坐在眺望台上,两人中间还摆了一壶热气腾腾的茶。

要池宁说,这个时候就该来点青梅小酒,煨在炉子上,一口入喉,暖到心里。这才是掏心窝子对话的正确打开方式。

可惜……

太子还是个孩子,不管他内里的灵魂几岁,目前都不适合饮酒。池宁只能遗憾地让人上了浓茶,后面又换了靓汤,一口喝下去,又营养又健康。

就也挺好的吧。

“临临?”太子闻宸歪头,等待着池宁开口,他心里其实有点慌,在不知道池宁要和他说什么之前,总怕是自己不知不觉间又犯了什么错,要被批评了。闻宸其实不怕批评,他只是怕让池宁失望。这辈子,他真的很努力、很努力了。

池宁本来想和太子打开天窗说亮话,说我知道你重生了,说我觉得你这辈子该努力一把了,说……

但在对上小太子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时,池宁一颗老父亲的心,莫名地一颤,话到嘴边,还是变成了一声长叹。他最后说的是:“殿下还不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吧?臣本来觉得,您实在是年幼,委实不该告诉您这些。但今天发生了一些事,让臣觉得人和人之间的最重要的是沟通,不要给彼此留下误会。殿下,臣说的这些,您能懂吗?”

小太子懵懂地点点头,他是真的在这方面很懵懂,上辈子池宁的选择显而易见,他没有让闻宸知道所有的事,因为上辈子的池宁也觉得闻宸是扶不起来的阿斗,浑浑噩噩的反倒会更加快乐。

但这辈子不一样了。

不只闻宸想努力,池宁也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他想看到闻宸的成长,所以,哪怕真相再残忍,池宁也觉得应该让闻宸知道,由他自己来判断,他该不该去了解这些。

池宁把最近发生的一切,都掰开了、揉碎了对太子娓娓道来,包括了他能揣测到的大臣们的想法,太后的内心,静王的扭曲,以及自己的一些算计。他是一样不落,和盘托出,尽可能的做到了客观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