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驰一愣:“顾松筠?”又是一个完全没听说过的名字。
这个世界怎么回事。补全背景补的也太全了吧。
“位于东域成国都城应图的琼芳阁的首席,那家伙和我算是同期。”
“当年琼芳阁就是被这人一手拉起来,硬是挤进了七大书馆之一。虽然是学生,但琼芳阁几乎人人都得称他一句老师也不为过。”
那是挺厉害的啊。沈驰思索着。
“如今那人退居江华谷。但顾家尚且还有小辈在琼芳阁活动,今年正好是这个。”谢云归把一份情报挑出来给沈驰。
“顾若安。”
第31章
“卖得鲜鱼二百钱, 米粮炊饭放归船。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一少年清朗的声音从岸边的乌篷船上传来, 带着点午后惬意的闲适。那少年身量尚小, 穿着打着补丁的旧衣, 裤子还短上半截, 露出来的小腿在阳光下白的发光。
他枕着自己的手臂躺在甲板上,翘着个二郎腿抖啊抖的, 脸上盖着顶大大的草帽,嘴里叼着的草梗从帽檐一角冒出来。
像这样的乌篷小船岸边还零星的停留着几艘。
“哎,近日不知道怎么了, 从日息城往来的人变少了。”有渔夫叹气抱怨道。
日息城位于整个大陆的中央,可以称得上是六域各国的心脏枢纽, 也是发展最平稳的一座独立城了。
日息城与其他城市不同, 从创立之初就从未经历过任何动荡。就单论这个地理位置,让哪个国家掌握在手里,另外的国家恐怕都要寝食难安。所以大家就都默认了日息独立的立场。
城市依水而建, 周围水系发达, 周围的航路四通八达,因此航运的发展也算是城内的主要产业之一。
在日息东面的齐川上搭一条渔船, 只要给点钱, 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东域各国,这是最便捷又最便宜的一种方式。
对于靠着齐川吃饭的渔夫们来说,打鱼和载客自然两不误才好。无论哪种形式,都是渔夫们维持生计的必要手段之一。
而对于学子们来说日息最最出名的还尚且不是它的富饶和繁荣, 而是七大书馆之一的洛灵书院。
“所以说,公子,我们为什么还要千里迢迢的到应图去。”一小书童拎着行李跟上前方的白衣公子,嘴里小声的嘟囔着。
“明明江华谷离日息更近,洛灵书院的名声也不下于琼芳阁。”
白衣公子转过身,认真的看着书童说:“兄长当年便是在琼芳名扬大陆,所以我也想去琼芳看看,”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江华谷答应谷内会优先考虑入学琼芳阁,这样也没什么不好的。”
“大公子当年到底为什么选择远在东域的琼芳阁啊?在日息城多好,离家又近。”书童满脸疑惑。
书童不过是随口的抱怨一句,这位公子却一脸认真的思索了起来,“为什么呢?”
见自家公子这样,书童顿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公子……”
没有理会自己书童的欲言又止,公子若有所思的说:“要说洛灵书院也有不少谷内弟子,要说发展自己的势力还是选择洛灵书院更好,兄长又没有兄长,当年琼芳阁还是不值一提的小书馆,但如果是兄长的选择的话,难道是因为琼芳阁有什么隐藏的东西我没看出来吗?这么一想也对,比起在已经成名的书馆扬名,还是将小书馆拉起来更加的厉害,不愧是兄长大人,但是……”
书童:就知道会变成这样!
他家公子,别看长着一张冷脸,其实整个人认真又死板,而且一旦让他打开话匣子,那就几乎收不住。最重要的是公子他——是个兄长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