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倒不自谦,只说如今,未说往后。
如他所言,如今确实言过其实,可再过不久,他会让这个称呼当之无愧。
“不然!”
李神光正色道:“圣人之名,乃诸子百圣共鉴,出陛下金口,师出有名,名正言顺,我等怎能擅越?”
“且以阁下之能,圣人二字,当之无愧,还请圣人不必过谦,为文道将盛,受我等一礼。”
说罢,也不管洪辟答不答应,就率一众文人学士肃容躬身下拜。
眼见洪辟面露无奈,谢文渊连忙道:“哈哈,这礼也见了,”
“李大人,既然圣人不喜繁,依老朽看,便折个中,往后称一句先生足以,既足见对圣人尊重,也不令圣人为难,如何?”
李神光眉头微蹙,还真的认真考虑起来。
眼前之人虽是圣人无疑,但纵观史书,似乎诸子先圣,也还真没有当面一口一个圣人称呼的。
可若效诸子,称其一声陈子,那也是不能的。
诸子之名,不仅是有能传世的不朽精神与道理,还有着能影响天下、足以为万世规尺的德行,和教化万民的传世功绩。
立言、立德、立功,有此三不朽,方才被人尊称为“子”。
如今这位小圣人却只是得诸子百圣共鉴,算得上是立言,称一声圣人无妨。
功与德却未能见,当不得一个“子”字。
而且小圣人确实年幼,太过招摇,也未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