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一点点。

被念叨的多了,毛利也吃的多了一些,又在指导下做了核心训练和增肌训练。

现在他的体重涨到了90公斤。

握着球拍时小臂也有了很漂亮的肌肉线条。

肌肉的增长也支撑了他的关节。他原本可以自主脱臼来打出匪夷所思的网球,现在依然可以这么做,并且受伤害的可能性降低了。本身他的体质就比较特殊,脱臼给他的伤害不大,现在也渐渐可以在比赛里把这一招当做常规使用方式——比起德川的黑洞,他的脱臼伤害还要小。一场比赛里用一两次是完全没问题的。

同样的,他的耐力也增强了。

有利也有弊。

他本身的速度,左右移动的速度还算灵活,前后就有些慢。这是不可避免的,个子高的人迈步大,但灵活性就是会弱一些。

越知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克服的窍门,一直在教他。他这小半年一直在练习步伐。这种基本功没办法一蹴而就,所以进展不大。

总的来说,世界杯结束后的毛利和现在的毛利已经是天差地别了。

教练组从体测里发现了这种差别。

可惜这次集训的几次比赛,毛利没有表现出这种差别。

对其他人毛利的优势太明显,很轻易就能打赢比赛。

但每次对上幸村,毛利又会莫名处于劣势。

从技术理论分析这是不应该的。

那么对手呢?

洛基·美乐迪光从身板上看没有毛利高大,但肌肉轮廓要更漂亮一些。

光从身体素质上看,两个人半斤八两。

这是整个日本队唯一看上去势均力敌(只从身材上看)的对决了。

比赛很快吹了开始。

发球局属于毛利。

毛利有些意外,觉得今天自己大概会好运。

他今天心情很不错。压力让他的心情变好,这真有趣。

要怎么发球呢?

毛利想到了越知曾经给他讲解过的马赫发球的原理。

他如果要打出来,打的肯定不是马赫发球。但技术特点是很像的。他没有越知那样优越的身高优势,但他也有他自己的特点——他的力量要更强,技术也要更细腻。

毛利早就掌握了刚柔并济和收放自如。

他捏了捏网球,抛起时自然带了弧度。高度也恰到好处。

而他的腰也很软,可以向后弯到很夸张的角度。

用力量来代替高度差。

“砰”!

网球瞬间失去了踪影。

洛基·美乐迪愣了一下的时候,网球已经落了地。

很大的声音,激起了大量的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