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能给我安排个点心师傅的岗位,我想着旱涝保收的,离家又不远,也是心动。”徐燕说着自己去谈话的后果,“虽说自己做生意似乎更自由些,可到底有风险,我家男人立保是个老实的,图图眼看着也快要到读书的年纪了,都得想办法。”
她知道柳立成作为村长绝对不可能离开柳家村,但自己的男人只喜欢伺弄田地,叫他干别的也难。因着柳立保农闲时常常去村里头的酒坊帮忙,这酒厂的岗位怎么着也得给自家一个,她把自己安排好了,那这个位置就能腾出来给老三。
他们夫妻俩在镇上也好些年了,眼看着改制后,老三媳妇娘家的店面都要不保,还是得想想办法,总不能让他们回来种地吧。
这些都是徐燕自己琢磨的,也跟妯娌和婆婆商量过,算是过了明面的事儿,说给柳明月听也是无妨。
“厂里还说可以举荐,我就想着你这技术也好,要不要一起去?”徐燕悄悄地问,她不确定柳明月的想法,也没自作主张。虽然柳明月家底厚,可眼看着孩子都大了,花钱的地方只会越来越多,尽管知道她不一定愿意,还是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徐燕看来,柳明月虽然已经在村里定居了,可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跟农村格格不入。
这当然也是大家虽然亲近她,但是不深交的原因吧。
柳明月听了这个建议,倒是有些上心,她思考着自己出去上班的可能性……
第二十七章
“都别吵, ”柳立成拿着小喇叭在上头喊着,自从村里有了这个酒坊,整个村都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富裕起来, “镇上酒厂已经开始筹建了,还未开工之前, 我们的酒坊都还照常运营,等那边开工, 我们这儿就停下来。”
他将与族老们商量好的分配方案说出来,“若是大家觉得有意见的尽早提,还能想想办法, 若是过了今日, 那可就这样定下来了。”说罢,看着下头叽叽喳喳都有话讲的样子,又补充了一句, “提意见的时候, 也多想想其他人, 别总是只看到自己。”
其实像这种时候,反倒是村里头有头有脸有决定权的人吃亏,大家都看着,他们不仅不能偏私, 还要稍稍吃点亏。像柳立成家, 人口也不少了, 却只要了一个名额。
柳立成只能安慰自己,吃亏是福。当然,好处还是有的,更何况,他这是子承父业, 为这柳家村,牺牲一些也是值得的。他不敢说自己多伟大,但是相对于很多人而言,他这个村长还是有些威严,不就全赖往日的累积。